戍边六郎

戍边六郎的笔记

来自知识与知道(1)

戍边六郎《道德经的奥秘》第九集 知识与知道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2、老子当过周朝的图书馆馆长,非常重视学习,但老子告诉我们做学问的时候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做学问?   读书是为了要明理,做学问是为了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3、读书若用错了地方,那么就是远离道,那么就会为学日益,为道日损;4、臭鸡蛋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加以选择,如果不挑剔,不但不能长进,反而会后退;5、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天下:取之于天下,用之于天下;无事:无咎,没有后遗症;   取之于天下,而用之于天下,同时还要不留下后遗症,如果取之于天下,但却留下了众多后遗症,那就不叫取天下;6、知识不等于知道,知道比知识更重要,道就是大自然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7、做一个人,一辈子要知道;8、自然法则是不会变的,但自然法则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9、求学的目的是让我们先天已经有的道,变得更加明白清晰;10、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11、绝学无忧:你要放弃一切不知“道”的知识,这样就能够减少你的忧愁和烦恼;12、明道若昧——一个清楚道的人,不会去张扬,反而好像自己不太清楚;    进道若退——一个靠近道的人,日有寸进,反而会与世无争;    夷道若纇——夷:平易近人,道是平易近人的,但是有让人觉得自己遇到还是有距离的;    上德若谷——真正的大德是虚怀若谷,什么都能给容的下;    广德若不足——道德已经很圆满,但始终觉得还不够;    建德若偷——品德很好,但从不炫耀,反而觉得这人很谦虚;    质真若渝——很质朴的人感觉有些假、不自然;    大白若辱——操守高的人,是不会自我表现的;    

来自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第二讲(1)

宫寒会导致不孕,宫寒者小肚子冰凉,从姑娘的时候就开始痛经,男人可以慢慢给他暖和过来(气的运动)。 在不同基础之上追求一个和,而不是想着把老公改造了女人应当调理,以阴为主;男人应当以阳为主。血走血管,气走经络。卫气-如果弱了,他会缩回来,外面的邪气会进来;人睡觉的时候全身活动减弱,能量正在恢复,是最容易被邪气侵入的。气血调和,则受精卵的神以心为舍。心藏神(现代科学移植心脏后,接受移植的人性情大变是一个佐证);人有魂魄,白天工作的是魂,晚间入睡后神休息,魄在运行,魄力不够,晚间就混乱,比如不消化、尿裤子、打呼噜。神经系统的能力,就是本能反应快不快(比如闪躲),不需要过脑子。打呼噜怎么治?脾胃食生痰之源, 肺是储痰之器;调整饮食,之后调肺魄。一个原理:人的魄力代表植物 肝藏魂,魂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堵住,就会失眠、尿频,需要调肝; 肺藏魄,魄户,用艾灸(收敛、封固作用)把门堵住(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有一个魄户); 三魂七魄, 三魂:胎光(本神),爽灵(跟智力有关系,是指人与天地沟通的本领,可以用艾灸,针灸,中药来改善小孩的智商,穴位:灵墟,灵道,清灵,灵台等带灵的穴位)

来自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第三讲(1)

上期回顾:三魂(与人性有关,属红色)七魄(与动物性有关,属黑色), 三魂:1、胎光(本神);2、爽灵(跟智力有关系,是指人与天地沟通的本领,可以用艾灸,针灸,中药来改善小孩的智商,穴位:灵墟,灵道,清灵,灵台等带灵的穴位;是砖磨不成镜,父母应当善于发现小孩的天性,让其顺天而行,才能更好地发展)人为什么会双手抱胸?心主神,神与对方不和,心理不接纳,所以产生自我保护。三魂之三:幽精(性取向的决定因素,会对谁一见倾心,这是终身不变的)。七魄(跟魂比,略低等,动物形):看见美女多看一眼,是动魄了,但是爱上她了是动魂了任何魂魄的病, 都要治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以下是魄:吞贼:清除异己,免疫功能,晚上睡觉的时候,魄那些邪气干掉,那个魄的名字叫做吞贼,所以日落而息,要沉睡,不然就会神魂颠倒。颠倒之后就会长异物(吞噬细胞不工作了,垃圾聚集了),如瘤、肿、结石,先是良性后是恶性。尸狗:就是有动静会不会醒,决定人的熟睡程度与警觉性的统一。这个魄出问题就会造成两个极端:要么不易入睡,很惊醒;要么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除秽:内在的废物(吞贼是对外抗争),三焦工作的时间,胰腺,就是9-11点睡觉,亥时,除秽功能最好。嗅肺:休(肉身放倒),息(呼吸之间的停顿,越长,肺活量越大)。肺是一个很特殊的器官,他可以像心一样无意识下工作,不受意识控制;而肺即可自主,又可受意识控制。什么叫气数已尽,就是呼吸的次数没了。正常呼气要向身体下方引,有利于健康。 

来自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第六讲(1)

下节预告:   旁白:除了自身调养之外,《黄帝内经》认为哪些人天生就是长寿的命?    徐文兵:在这个普通人群的里面还有一些人,那些人能过百岁,他们有什么特殊的秘诀吗?   旁白:人是不是长寿真的可以从面相上看出来吗?    徐文兵:是这样,岐伯说,从面相上或者说从遗传上,这些人就跟你们不一样。   旁白:国学堂之《黄帝内经·天年》系列第六讲,梁冬对话徐文兵,为您解开的奥秘,教您如何才能颐养天年。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话说呢在上一期呢,我们邀请了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和我们讲解《灵枢经·天年》,也就是《黄帝内经》的第五十四,今天呢,依然有请的是徐老师,徐老师,您好!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诶,上一期节目的时候呢,我们说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这个话题就是说很多人啊,都觉得心脏嘛就是一个跳动,这个泵压的一个地方,换了这个心脏起搏器之后,诶,就失神了。为什么会失神呢?这个留了一点悬念。    徐文兵:这就是说,我们说心藏神,心怎么跳?心啊,我们号脉的时候第一号“心率”,那个率就是率领的“率”,就是一分钟跳多少下。另外要号什么呀?那个“心律”,纪律的“律”,就是其实它的一个节奏。    梁冬:律动。    徐文兵:诶,律动。所以这个的话呢,人靠先天的神明去调。我该做什么工作了,见到美女了,心情激动了,它跳多少节奏?跑步的时候多少节奏,是吧?休息吃饭的时候多少节奏?它会自主的调节。你安上起搏器呢?    梁冬:呃,您怎么看这事儿?    徐文兵:他是按照人为设定的那个频率去调的,还有呢,就是说其实我们心不光是在跳。    梁冬:还在干吗呢?    徐文兵:心还会颤,心还会颤。    梁冬:你们学西医,以前也学过一点点西医是吧?    徐文兵:房颤。    梁冬:对啊,颤。    徐文兵:就是你号有的人的脉以后,你能感觉到他不是这种“up and  down”,他是左右的,还会颤,这种人都受过大的惊吓。    梁冬:所以说有些人说,一号脉说,诶,您昨晚吓着了,我当时觉得很奇怪。    徐文兵:对,这都是对神明的干扰,我们中医有句话叫“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那个乱是乱什么?乱到了神明了。我有一个病人,我一号他脉,我说你这个脉颤得厉害,我说你是不是,受过什么大的惊吓?他说徐大夫,我撞过一次车,我差点过去,从那以后,就落下这么个病根。    梁冬:那像这种情况通常怎么调呢?这是调神的问题了吗?    徐文兵:这要调神了。    梁冬:对。    徐文兵:就调那个神,就调那个节奏。所以这个“呼吸微徐”,讲的是个节奏。在“呼吸微徐”的这种状态下,你知道吗?那个气就能按照健康状态,就好像一个波浪一个波浪,打的特别远。    梁冬:嗯。这就是传说中的无为嘛。你不要去干扰它,你自己的身体它有一种智慧。    徐文兵:我们上物理的时候,都学过长波啊、短波啊,是吧?这个下面一句话叫“气以度行”,就是说我们的气的流动,它也有一个波浪有一个节奏,在呼吸微徐这个……呃……这种推动下,那个《道德经》管这种呼吸叫“橐龠(túo   yùe)”。    梁冬:哪个““橐龠”?    徐文兵:“橐龠”就是风箱,你小时候拉过风箱没?    梁冬:看过。    徐文兵:看过。    梁冬:炸过那种,用苞谷那种炸过。    徐文兵:诶,一个木箱子,中间一个木档,装的都是鸡毛,然后你拉风箱,拉风箱,外面空气进去,然后你一推风箱,这个口闭合那个口开,然后就打到灶里。我小时候主要工作就拉风箱,后来自打有了那个电吹风机以后,我就解放了。那叫“橐龠”。橐龠就是这么一股……一吸气一压,一呼气一压,这个是跟我们说的身体的第二个动力,心脏给一个节奏,然后呢,肺给另一个节奏。这种心和肺,它本来是相克的,火克金嘛,当你心情特别激动地时候,你这个肺的呼吸就跟不上,是不是?    梁冬:对。    徐文兵:所以当你呼吸微徐的时候,你进去这个气,吸进去这个清气,就能走的很远,渗的很深,这就叫健康。    梁冬:哎呦!    徐文兵:如果你呼吸浅,呼吸短,呼吸急促的话,身体就要出问题。    梁冬:所以人家学量子物理学的都说生命就是个波嘛。    徐文兵:就是个波,而且踩着点,很重要!我们经常说:一步错,步步错。    梁冬:炒股就是炒波段。    徐文兵:包括开车嘛,赶一个红灯,底下都是红灯。    梁冬:对,对……我们以前认为这是偶然现象,其实就是整个点上不对。    徐文兵:诶,就是没有踩着那个点。    梁冬:“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字幕提示:      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                            --《灵枢·天年》第五十四篇    徐文兵:真好听,就像是一首汉赋!我们知道四六句,这种句式是汉朝的。    梁冬:对!    徐文兵:读起来真是很好听。“六腑化谷”。请问什么叫六腑?    梁冬:五脏六腑嘛!    徐文兵:所以他这儿讲六腑,我们指六腑什么?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六腑化谷”。    梁冬:化谷的意思就是说,是不是?这个东西是本来是个谷?后来被人体吸收了,猪肉化人肉,是这个过程吗?    徐文兵:不是吸收?吸收是谁干的事?    梁冬:是脏干的事?    徐文兵:是脏干的事。    梁冬:啊,化谷是分解的过程。    徐文兵:“化”是分解转化的过程。你把这个猪肉变成了大块变小块,变成了乳糜,这叫“消”。消完了以后呢,又把它分解,分解成什么呢?氨基酸,氨基酸再从新组合变成了人的那种蛋白质的结构,这叫“化”。是性质的变化,消和化。    梁冬:对。    徐文兵:我们以前讲叫的叫“五谷为养”,想养你的精,我们整天说吃饭,吃饭是吃五谷呢。    梁冬:对。    徐文兵:对,菜和肉食下饭的。    梁冬:广东人叫餸(送)嘛。    徐文兵:对啊,现在人改了,吃菜吃肉不吃饭。    梁冬:饭是为了让这个菜没那么咸,赫赫,太油啦,实在太油了。    徐文兵:所以,前面讲了“五脏坚固”,这边讲了,你能把外界给你的那个“谷”转化成你的“精”你的“气”。就是维持你的健康和长寿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的。所以这个化谷很简单,举个例子啊,我们嚼馒头,诶,“吃一口馒头觉着甜”。    梁冬:这就是化谷?    徐文兵:这就是化了,为什么呢?唾液本身就有酶,唾液淀粉酶,能把这个多糖的淀粉变化成单糖,多糖不甜,单糖甜。诶,当人饿的时候吃口馒头,哎呦,吃出甜味了,好,能化谷。    梁冬:所以再提醒大家一下,要想知道自己健康不健康呢,找一天拿一碗米饭或者拿个馒头呢,好好地嚼一下,感受一下它的甜味,相信很多电视机前的朋友,早已久违了那样的快乐。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国学堂》。字幕提示:    气以度行:气的流动有自己的节奏,把握呼吸的节奏才能掌握生命的节奏。    六腑化谷:六腑传化水谷,水谷化生气血,水谷消则六腑通降,六腑通降是健康的保证。   旁白:体液究竟在身体里起着多大的作用?    徐文兵:这个津和液如果是一滩死水的话?    梁冬:那就是不健康的了,很危险。    徐文兵:不健康了。   旁白:中医保健的根本到底是什么?    徐文兵:很多人说,你们中医治不了病,你们保保健还行。行吧!你那么说也行,那保健思想是什么?就说……   旁白:国学堂之《黄帝内经·天年》系列第六讲,梁冬对话徐文兵,为你解开长寿的奥秘,教你如何才能怡养天年。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和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讲到吃馒头的问题。    徐文兵:大家老说消化消化,其实消是消,化是化。对这个“化”呀,真是……能把这个异类化成自己的同类。老百姓说,不是自己身上的肉长不住啊!很多人说,我吃这个吃那个,你怎么不关心能不能化得了它,你要是化不了它,吃进去都是毒药,是不是?    梁冬:对!    徐文兵:最容易化得就是五谷。    梁冬:所以那还是平常多吃点饭,号称“多吃几碗干饭”,是吧!“六腑化谷,津液布扬”。这个“津”那,是天津的“津”。“津液布扬”,我想请问这个“津”,和我们讲的米子那个“精”,有什么不一样?    徐文兵:比较粘稠的我们叫“液”,比较清晰的我们叫“津”。    梁冬:嗯。    徐文兵:“津”和“液”都属于米子旁加个青那个精气神的“精”,都归于它。    梁冬:噢,是这样子。    徐文兵:而那个“精”呢,就是我们说的精气神那个“精”,它还有半固体状的,你比如说脂肪。    梁冬:那也是精。    徐文兵:那也是精,骨髓,脑髓,这也是“精”。所以,由半固体转化成液体,就变成了津和液。津和液呢,比较粘稠的我们叫血液,啊,比如说唾液,所以,当你六腑能化谷,六腑还有什么啊?喝进去的水,也能把它转化成自己的……    梁冬:体液。    徐文兵:体液,这样呢,加上你的肾精,和你吃的五谷之精,都变成了什么?津和液。这个津和液如果是一潭死水的话……    梁冬:那就是不健康的了,很危险。    徐文兵:不健康嘛。可爱的是这儿说一句话,叫“津液布扬”。    梁冬:“布扬”就是那种气运南山那种,渗在全身的那种感觉啊。    徐文兵:布,什么叫“布”?    梁冬:就遍布嘛。    徐文兵:诶,对,真是。    梁冬:遍布,分布嘛,就是,平均分配。    徐文兵:对,我们以前说恐怖。    梁冬:对呀,恐怖,当然恐怖的“怖”不是这个“布”。    徐文兵:就是这个“布”,加一个竖心儿。    梁冬:对呀,那恐怖的“怖”是什么?    徐文兵:恐怖的“怖”就是那种,恐的感觉散布到全身。    梁冬:噢,甚至是整个空间里面。    徐文兵:哎,这个这个,本来“恐”是心里面发紧嘛。    梁冬:对。    徐文兵:先“恐”后“怖”,一下颤栗到全身,那叫“怖”。    梁冬:噢哟!    徐文兵:所以“津液布扬”就是说,你这个肾精啊,就是六腑化谷以后,比如说老公在外面挣了钱了,交给老婆,老婆一吸收,这是脾,脾干嘛呢?把它输布到全身。    梁冬:买上各种LV包,呵呵呵……    徐文兵:呵呵呵,散布到全身,哪儿需要?诶,你比如说,眼睛也不干,鼻子也有黏液,这个不是鼻涕连天,它有黏液的滋润,这样你吸进去灰尘,诶,把它粘住。唾液里面,诶,一漱口或者呆一会儿,唾液满口,津液润泽,诶,这就是给你输布到全身,皮肤也是,很湿润。我看现在人都用什么保湿液,从外面弄。你如果津液能够布扬的话,您的皮肤就是润润的。    梁冬:对,想不润还不行。    徐文兵:呵呵,想不润还不行,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是什么啊?水的性质是什么?往下走。水是润下的,它的本性是往下走的。    梁冬:对,火是炎上的。    徐文兵:对,那,那我们全身,就是说,如果是没有这个正常的功能的话,他就是上面水肿下面干。所以他后面用了一个叫什么?“扬”。    梁冬:对。    徐文兵:就是能把这个水啊,就好像我们这个从地下抽出来,然后“欻”扬出去。    梁冬:对,布高了。    徐文兵:布扬就是,让他输布到高处,这叫“布扬”。    梁冬:所以,一个人的头发要是干的话呢, 那说明身上这个水气的布扬功能不足。    徐文兵:对呀,倪老师,倪海厦不是说嘛,好多人说我头发出油,不好,倪老师说,哏,得癌症的人才,才头发……    梁冬:干的。    徐文兵:是干的,确实是,人到临死的时候吧,头发全跟那过静电一样,一根儿、一根儿直愣愣的,特别干,特别燥。    梁冬:噢……    徐文兵:所以现在头上出油,说明你还健康。    梁冬:还可以是吧?    徐文兵:津液还在布扬。    梁冬:是,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噢,我觉得这句话很厉害,各如其常。字幕提示:    六腑化谷,津液布扬,    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 《灵枢·天年》第五十四篇    徐文兵:对啊,其实这个“各如其常”就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五脏就该坚固,是吧?六腑就应该传化,是吧,各如其长。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故能长久”。    梁冬:“故能长久”。所以……    徐文兵:所以这句话,我建议大家,写下来,念一念,嗯,这个祝由一下。    梁冬:这一段呢,基本上来说,又把一个人能够,这个内在的系统,能够让他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观点。    徐文兵:其实这段话就是我们中医保健的……    梁冬:根本。    徐文兵:根本。    梁冬:对。    徐文兵:有人说我们中医说,好多人说,你们中医治不了病,啊,你们保保健还行,啊,行吧,你这么说也行,但是那个保健思想是什么?就是这个。嗯。    梁冬:嗯,所以呢,稍微休息一下,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字幕提示:    津液布扬:泣、汗、涎、涕、唾皆为津液,健康的体质可以将津液自由输布到全身。    各如其常,故能长久:以上营身之事,均能守常无失,便可以长寿了。下节提示:   旁白:面相与寿命密不可分,其中的奥秘究竟在哪里?    徐文兵: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梁冬:很多女主持人都是这样的。    徐文兵:追求一种病态的东西,把自己的寿给折了。   旁白:人们如何才能长寿?又有哪些人天生长寿?    徐文兵:一个是通天气,一个是通地气,这个天气地气一合,长寿。   旁白:国学堂之《黄帝内经·天年》系列第六讲,梁冬对话徐文兵,为您解开长寿的奥秘,教您如何才能颐养天年。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我们讲到了这个《灵枢经·天年》第五十四,“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好,下在就讲了,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呢?字幕提示: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灵枢·天年》第五十四篇    徐文兵:上一段呢,黄帝问的是普通人,就是大家基本上能活个寿啊,六十或者六十多,怎么保证。黄帝这段问的是什么?特殊人。    梁冬:就是那些活百岁的人。    徐文兵:诶,就是说,在这个普通人群的里面还有一些人,那些人能过百岁,他们有什么特殊的秘诀吗?    梁冬: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这两句话,“道隧以长”,“道”是什么?字幕提示:    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灵枢·天年》第五十四篇    徐文兵:是这样,岐伯说,从面相上或者说从遗传上,这些人就跟你们不一样。    梁冬:这样子。    徐文兵:对。    梁冬:就是说在街上你看得出来?    徐文兵:就是说这些人的有之所以能寿百岁而死,他们的遗传,就是那个基和础就比一般人强。从哪看出来呢?第一,这些人叫使道隧以长。    梁冬:“道”和“隧”分别指什么?“道”是鼻道吗?    徐文兵:就是指我们的鼻子,鼻腔。就是说这些人的鼻腔比一般人要深要长。    梁冬:“隧”呢?    徐文兵:就是说“隧”就是隧道。就是鼻腔就比别人深长。    梁冬:所以鼻子长的人,鼻梁高的人相对而言比较长寿。    徐文兵:诶!相对来说容易长寿。    梁冬: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这是什么意思咧?    徐文兵:基墙是指哪?    梁冬:基墙!这个基不是地底下那个吗?    徐文兵:地基!    梁冬:墙是那个……    徐文兵:墙是在地基上面垒起来的那个墙。这个基墙在脸上的反映在哪?两颊、下巴。    梁冬:噢!这就叫基墙!    徐文兵:听说过一句话吗?“这个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地阁方圆就是什么呀?基墙高以方!    梁冬:奥!说的是这个东西。    徐文兵:对!尖嘴猴腮,尖下巴的人不大容易长寿!    梁冬:那还有很多女青年本来还挺宽阔的,咵咵咵……    徐文兵:那就叫折寿嘛!    梁冬:自个给自个折寿了。    徐文兵: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梁冬:很多女主持人都这样子的。    徐文兵:诶,追求一种病态的东西,把自己的寿给折了。为什么呀?基墙代表的是什么?就代表我们的胃!我说过这个颊车,一咬,这个咬肌高点叫颊车,叫下颌关节。我们咀嚼呀,吃饭这个功能都在这!所以他这个基墙高以方的人是什么?消和化的功能强,能够很好的把那个后天的五谷转化成你的精气神。后天得到充盈的滋养也行啊!所以你看这两句话很简单,但是说了两个事。说了个什么?鼻子通的是什么?    梁冬:通的是气嘛!    徐文兵:通的是气!就是我们写的这个气。基墙高以方,吃的是什么?    梁冬:精!    徐文兵:米!    梁冬:吃米嘛!    徐文兵:米!上边一个气    梁冬:下面一个什么?    徐文兵:下面一个米!    梁冬:这才是“氣”嘛!    徐文兵:整个合起来就是一个“氣”。这些人氣就足哇!好多人说犹太人为什么鼻子高,鼻孔大?为什么呀?    梁冬:为什么?    徐文兵:因为空气是免费的!    梁冬:哼哼哼……哈哈哈!您在这幽一把啊!    徐文兵:所以这个短短两句话就说了,我们说《道德经》上说的一个“谷神不死,谓之玄牝”。他说的那个“玄牝”是什么?“玄”就是指空气,“牝”是吃饭。所以一个是通天气,一个是通地气。这个天气地气一合,长寿!    梁冬:所以,鼻子这个地方是天,嘴吃的是地,中间这段叫人中!    徐文兵:诶,人中!没错,这个穴叫人中。    梁冬:天地人,这个天地人三才。“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嘛意思呢?字幕提示:    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  --《灵枢·天年》第五十四篇    徐文兵:这也是我们说,上次说到了营卫,调和营卫,也就是说在血管里流动的气血和血管外流动的卫气,它都是什么?第一是通的,另外他们俩是和的。所以说调就调和嘛!营卫不合就会出现漏汗,就是这个,不停得漏自己的精气。但是它又是通畅,又是调和的。这是它保护自己不受外界侵害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叫通调营卫。另外三部三里起也是我们讲的就是检查自己、病人的经络腧穴,发现的一个体征。它不是病征,它叫体征。三部,什么?我们号脉叫上、中、下三部,上部要摸一下颈动脉。中间呢我们摸一下手,下面我们要摸一下跗阳脉,三部,上中下三部。这些人表现什么?起,有脉!而且呢,有一些隆起,它那个气是足的!三里呢,有人把它解释称叫“足三里”和“手三里”。“足三里”代表了胃的消化功能,“手三里”代表什么?大肠的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也是一个化的功能,所以这三里,它有一些隆起。所以一看这上、中、下三部,有脉,再一摸手三里、足三里……    梁冬:“起”就真的是……    徐文兵:真是隆起的,肌肉是隆起的,或者你能感觉到他那有气。    梁冬:那个就比较深刻了。    徐文兵:所以一看这个人,哦!    梁冬:你看金庸以前写武侠小说,说这个武侠(武林)高手的时候,连这个地方(手指太阳穴)都是鼓起的,对不对?    徐文兵:练不同的功,啊,练不同的功。    梁冬:它就会有这样的反应!    徐文兵:对!    梁冬:所以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就是说有些人你一看他的脸型呀,眉骨这个地方很高,然后呢,肉又很充实。字幕提示:    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灵枢·天年》第五十四篇    徐文兵:有这么个比喻啊,就是说我们看……裁缝看人做衣服啊,打眼一扫,给你一量,有的也不用量了,大概(一看),衣服做得挺合适,有一些人就是什么,裁缝一看,但是做出来总是穿不进去。    梁冬:什么原因呢?    徐文兵:骨高肉满,这些人就是那个骨架子,和那个肌肉跟一般人不一样。这些人往往长寿。    梁冬:怎么个“骨高肉满”法呢?    徐文兵:骨高肉满嘛,骨头有一种狭义的解释,这个“骨”指的什么?天庭饱满,就是颅骨,颅骨它是隆起的。而且这个前额是什么?    梁冬:亮的!    徐文兵:高高的。    梁冬:对。    徐文兵:我们说天庭饱满是这饱满。还有个解释骨高是指“印堂”,这也是稍微鼓鼓的,这叫骨高。肉满是什么?我们肌肉是丰满的,不管它是发力的还是不发力的,它是满的,以前我们讲的肌肉满壮,是吧,都指这个道理。骨呢,代表肾,肉呢,代表后天脾胃。    梁冬:对!    徐文兵:所以骨高肉满,就是说又代表肾经充足,又代表后天的那个后天之气也充足,所以这些人一看,哦,长寿的命。    梁冬:对,所以呢,也不能说这个古代的相面术完全没有根据,其实很多的相面术呢,也来自于中医的一些基础。我们有这样的内脏,才会有这样的外在的表现,对不对?    徐文兵:你有物质基础,才会有这个结构,才会诞生它相应的气血流通的方式。    梁冬:对!    徐文兵:才会产生你的那个“神”,或者是你的思想。它是有……符合这个唯物辩证法的。    梁冬:对,所以呢,看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也能够知道这个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不对?好了,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国学堂》,也特别感谢徐老师,谢谢!    徐文兵:不客气,再见!    字幕提示:        使道谓是鼻空使气之道,遂以长,出气不壅,为寿一也。        鼻之明堂,墙基高硕方正,为寿二也。        三焦三里皆得通调,为寿三。        明堂之骨,高硕肉满,则骨肉坚实,为寿四也。        由是四事,遂得百岁终也。                                       --《黄帝内经太素》字幕:梁某不才,不敢献丑于江湖,谨为学习所得,恳请斧正,梁冬叩首!下期预告:   旁白:中医认为“血气盛衰”即人的生命规律,如何顺应规律,让自己的寿命不打折?    徐文兵:我看七八十岁的老头还锻炼呢,我说那叫违背自然。   旁白:什么年龄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徐文兵:我们说三十多岁,言外之意是什么?三十多岁的人就不要去跑啦。   旁白:《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梁冬对话徐文兵,细数人生每十岁的生命特性,教你如何顺势而为,正确养生。

来自老子传道(0)

第一集:老子传道曾:我们这一次要来探讨老子的《道德经》。要探讨《道德经》,它有好几条路,因为《道德经》实在太大了。你从哪一方面去,都有很多条路,所以叫做“条条大路通《道德经》”。那我们现在要采取哪一条路呢?因为你从每条路进去,你所看到的都不太一样,因此我们这一次要选一个比较少用的,有更广大视野的那一条路。我们看看历史,《道德经》在西流景帝以前,它不叫《道德经》,那时候根本没有《道德经》这个名词,就叫《老子》,表示这是一本老子所写的书。这个就表示它还没有得到大家的共识,认为说我们都应该学它。但是汉景帝他了不起,因为我们都知识,文景时期是实施老子的学问的,所以他自己实践的心得,他认为这个太了不起了。所以不应该叫做“子”,应该提升他的位阶,所以叫做“经”。经是不容易的,经就是它是不能乱改的,必须要经常常这样去做的,而且他是很正经的。可见,当老子所写的书被提升为经的位阶的时候,那它对中国人影响就更大了。到了唐玄宗,他把《道德经》尊称为真经。《道德经》是真经,那别的经怎么办呢?因为我们一般人,想到真就想到假,想到假他就想到真,老子就是要破除我们这一种。我们没有说它不好,也没有说他不正当,因为这些观念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的。我只是说,你把真和假相对,不假就是真,不真一定是假,那你就终生痛苦不堪。(外:我们常常认为这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是真的,即是假的。而老子却通过《道德经》告诉我们,这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是非真非假,或者说是亦真亦假的。但真和假是完全相对的,怎么可能混淆在一起呢?)曾:我们可以举个例子,你到古董店去,你看那个古董很喜欢,你就问他,这个是真的还是假的?他说这个不是假的。他为什么不说这个是真的?他只说这个不是假的。什么道理,意思就是说,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你说这个玉璜,它就是玉的,那是不是当年用的那个玉璜,我不知道。所以我不敢说它是真的。你看,这就给我们很深的一种印象,就是说真的跟假的它不一定是相对的。大家从《易经》的观念里面,你很容易想到,有一部分是真的,有一部分是假的。真的很少,假的也很少。最多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它非真非假,又真又假。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开始搞不懂了,真的跟假的都很少,那最多的那一部分是什么呢?一个字,就叫“实”。所以我们现在要读老子的书,你一定要记住,真假当中还有一个东西叫做“实”。所以中国人经常讲说,我们说实话,很少说我们说真话。凡是说“我们说真话”,大部分是假的。因为我们的能力有限,我们充其量只能说实话。你看科学,说要追求真理,现在都知道了,做不到。因为真理是谁都不知道的,才叫真理。我们科学只能告诉我们实话。所以你看,“这一件事,经过我们科学的证实”,我们没有用“证真”。证真,那谁也不知道你是真的假的。我是证实,为什么?我看到了,我做实验了。你看也用“实验”,没有用“真验”。所以这里有两句话,大家先把它搞清楚,到底是眼见为真,还是眼见为实?我们中国人比较喜欢眼见是实,因为我们知道眼睛只能看到实的东西,但是究竟它真不真呢,大部分都知道是不真的。因为有那么多的颜色,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很多部分我们是看不见的。眼睛的功能是有它的局限性。(外:事实上眼睛是常常会欺骗我们的,比如这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图像,但是当你的眼睛移动时,是不是觉得它在旋转?而且你越紧张,它旋转的速度就会越快,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眼见并不为真。)曾:所以我们必须要先讲清楚,很多人读了《道德经》以后,他心里就想,原来道家是阴谋的,老子他这种心机啊,是不正的,所以你看读《道德经》到最后就不道德了。这种情况太严重,而且我们这一次必须要把它说出来。否则的话,那你这样不是很冤枉老子吗?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老子给我们的影响,也是一阴一阳两种都有。你从这里可以证明到,中华文化的根源就是《易经》,老子是在解释《易经》的最高的那一个部分。所以他告诉我们,中国人要怎么样怎么样。可是我们听出来的结果呢,很多是听到相反的是,这也是老子很无奈的地方。也是我们这一次,为什么不一下子就开始讲《道德经》第一章、第二章...我们不这样做的原因。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基础,这些长期以来被误解的,甚至于产生破坏性的东西,我们先把它挖掘出来,我们把它说清楚以后,我们用一种很正确有心态去了解老子,这才是我们这一次要做的工作。所以这一次我们真正了解《道德经》以后,我们应该可以把这些负面的影响,把它降到最低,这样才有意义。你看老子,他一共只写了五千两百多字,当然了,这又是则案例。中国人讲《道德经》五千言,那如果按照西方标准一说,你不能超过一个字,超过一个字就是不真,中国人不可能这样,所以当我们讲老子的文章一共有五千个字,我们就知道,他前后会有一些弹性,可以少一点,也可能多一点。。所以现在老子的版本很多,其中一个版本它整整齐齐切成五千个字,反而不可能是真的。当然,我们今天很遗憾,老子亲手写的那一部经不见了,我不知道大家觉得不见了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想,它也不见得是好事,也不见得是坏事。这就对了,所以现在我们讲到这里,我们就非常清楚,读老子书,我们第一个要检讨自己,我们现在都是按照我们的常识来判断,这个对,那个错。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常识本身也有问题。因为你的标准不正确,你判断出来的东西可能正确吗?好象也不对。因此我们必须要怎么样?必须要抱着很冷静、很恭敬、很真诚的态度,好好地听听老子的话,然后回过头来要调整自己,而不是用我的看法,来看老子这个对、那个错,我们不是来批判老子的,我们没有必要,我们是来了解他为什么写了这五千个字。我们要了解老子,要了解当时那种情境之下的老子,而不是现在用我们的方式来想像老子,那是不可以的。我们真的真的很幸运,这个可以讲真的,因为我们无意中,在朋友家里面看到一幅画,              这幅画如果它没有标题的话,你也不晓得他在干什么。好象一个老人跟那个老虎很亲近。那他是驯兽师,他专门驯服老虎?那也完了。我们便是希望各位用几个角度来看。这个圈圈是什么,是关键。你说那是太阳,真的是太阳吗?你说是月亮,真的是月亮吗?你说我知道了,那就是什么?圣人他有很大的能量,是这相吗?其实,这个圆圈既不代表太阳也不代表月亮,更不是什么能量,因为老子的观念里面,他没有这些东西。(外:画中的这位老人就是老子,老子为什么要和老子坐在一起,他在和老虎说什么,这幅画有着怎样的寓意呢?而画中那个既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更不是什么能量光环的大圆圈又到底是什么呢?)曾:这个圆圈就是道。因为老子他跟老虎讲什么话呢?就讲道啊,只有道老虎才听得懂啊,其他它全不懂。那老子为什么要去跟老虎说话呢?这个才是我们最大的启发。他告诉我们,《道德经》要讲的是真话,而真话是高度危险的东西,就好象跟老虎讲话一样。老虎它代表什么,它就代表诸子百家。你们诸子百家都非常有学问,但各有不同立场,所以就那个立场,他讲出他妥当的话,就成一家之言。可是老子一看,你们这样子造成很多的纷争,各说各话,每个人说自己对。我们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恍然大悟说,我们现在的时代其实和老子那个时代相差不远。多元化,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谁都不知道。那老子就很着急,这样还得了?所以他就想要讲真话。可是讲真话,你活的了吗?历史上告诉我们,讲真话的,不是活不了,就是活不久。那怎么办呢?所以他就说,那我干脆出关去吧。出关去的时候,他大概事先就知道有人会留住他,不让他走,他说我要走,那就会叫他留下,当然不知道留下什么,反正留下你的宝贵心得就是了。这个时候他就抓住机会,豁出去了,就写了真话,然后就“莫知其所踪”。你用这个角度来了解《道德经》,我们猜想老子会比较高兴,因为终于我们知道他在讲些什么,而且他为什么要这样讲的原因。而且还有一个更深的意思,就是我们每次听到的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这是在讲中国社会,叫什么?“卧虎藏龙”。你看老虎他是卧在那里的,它为什么卧在哪里呢?因为他够凶猛了,一个够凶猛的它随时可以卧倒嘛,它不在乎嘛。你能把我怎么样?你惹我,我一站起来你就完了。老子呢?老子是龙了,老子为什么是龙呢?因为是孔子讲的,孔子见过老子以后,回去人家问他,他怎么样啊?他说我看别人我都看得懂,我看他看不懂嘛,因为他跟龙一样嘛。(外:据说孔子仰慕老子的学问,携众弟子前去问道,而老子见到孔子时并不说话,只是张开嘴,让孔子看他残缺的牙齿和完好的舌头。众弟子皆疑惑不解,孔子却领悟到,老子的意思是,牙齿虽刚强,却残缺不全了,舌头虽柔弱,却保全至今。)曾:所以孔子说老子是藏龙。那大家可以猜一猜,到底谁是强者谁是弱者。老虎当然强了,所以为什么老子他所讲的都是弱,都是柔。因为他知道他再强也强不过老虎,所以老子的哲学里面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柔弱胜刚强。我们从这幅画里面,可以看出很多很多东西来,我们就知道画这幅画的人,他本身也是道家的修养很高的人,他就这么画一画,他什么都不说,看大家你能够悟到多少,可是,老子也是不讲悟的,老子讲什么?我们会慢慢把它说出来,不要用我们的常识去了解老子,否则老子是很冤枉的。他当时大可悠哉游哉地过生活,他干吗写完以后就莫知其所踪?这是有玄机的,就是要提醒我们,人应该说真话。你不说真话算什么呢?可是第一个,你有没有能力说真话?第二个,你说了真话人家会不会相信?经常你说真话人家是不相信的,你说假话反而很多人相信,这事实到现在还是这样。你说了真话,你该怎么办?不然变笑话嘛。你看说真话,然后后面后患无穷,那就是笑话了。因此他的标题简单只有四个字:叫做《老子传道》。(外:《老子传道图》形象地告诉我们两点:第一,道是柔弱的,但柔弱胜刚强;第二,老子在讲真话,而讲真话是很危险的。那么老子的《道德经》究竟讲了些什么?既然讲真话是很危险的,我们现在还要不要讲真话呢?)曾:我们今天敢在这里讲,不是说我们不怕老虎,也绝对不是说我比老子高明,没有这回事。而是说,时代背景让我们可以不必冒这么大的风险。我们开始要讲真话,但是不管怎么样,讲真话永远是得罪人的,讲真话永远是对说的人不利的。那大家觉得我这个不是很蠢吗?我怎么敢冒这个险呢?不会。因为大家慢慢听下去,就可以了解,现在民智已开,资讯充分,大家经过多元化的激荡,我们要来讲真话。是时间已经到了。我们现在再不说真话,那人类真的是太危险了。我们不是冒险,也不是故意标榜,都不是,而是说,这几千年来,我们把老子曲解、误解,甚至读了半天还搞不懂,都不是坏事,天下没有坏事,因为那时候时未到,现在是时已到,我们讲完以后大家会觉得说,哎呀,那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东西,这才是我们这一次经过很长期的准备,要把它真正的讲的比较清楚的一个用意。那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就应该从哪一句话开始,我相信大家都是一想就通,当然从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当然有他的用意。所以我们接下来,我们就要说,为什么“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开始经进入老子的思维,谢谢大家。

来自上士闻道(0)

戍边六郎1、《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开宗明义的;2、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3、道是说不清楚的,道是可变化的,道是无穷的,我们只能够尽力去探索,但永远无法降道穷尽;4、道非用于讲,道是用于行;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6、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个方面;7、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有感应的,不一定靠语言,人与人是可以信心相应的,一旦人们可以心连心,那么就会产生默契,万事不说对方也可以心知肚明;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道理就在眼前,只有行动才能体会其中的道理,而只是做学问,不去进行实践则天下莫能知,无法得到道的奥秘;(包括达摩祖师也说中国人好做学问,把佛经拿去研究,却不实践,所以很难修行得好,因为只修不行)

来自人生的价值(0)

戍边六郎1、人生短短几十年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2、人生的价值在于行道,而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道;3、道=所有的概念;4、自然就是无私的奉献为人群来造福;5、对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阐释:  人:指的是所有的人,所有的人类;  为:作为,成为;  己:人性,人的本性,人的道理; 【解释】人类如果不遵守人性,遵守道理,那么必然要受到上天的惩罚;还有一种是:人本身都是不完美的,如果不修为自己,就违背了自然的规律。6、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寸,   为以其无私焉,故能成其私。 【解释】圣人懂得自己退在后面而不自大,不为功,因为本事大,有很低调,所以越得到大家的敬仰;         一切均为身外之物,任何事均为身外之物,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利害,反而更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处处为别人着想,而没有自己的私心,反而更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生活更加充实。7、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将奉献人群、贡献人群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一步一步的实施;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解释】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的人顺应自然没有想要有所得的想法,完全享受行道的过程,所以上德之人得到上等的东西;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的人私心过重,总算计自己的名利得失,得失心过重,却忘记了遵循道的规律,结果反而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9、“人在衙门好修行”的阐释:人要为了社会人群服务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官,修行是自己好,别人也好的事情!人性(道德)是无私的奉献,是服务于人群的精神;1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1、国家出现道德危机的阐释:在国内讲道德被普遍认为是傻、是愚钝、是缺心眼,是吃亏,但老子认为吃亏就是占便宜,凡事依道而行,积德悟道,才会达到最高的幸福状态!

来自究竟何为道(0)

戍边六郎1、道:道是我们想要知道的所有概念;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为道,强为之名为大;【解释】在天地混沌的时候道便已经产生了,在开天辟地的时候道就产生作用了,它无声无息无形,独立于天地万物之上,但是又从未脱离开天地万物,道运行于宇宙之中周而复始,从未停息,是天地共同的母亲,我实在不知道如何称呼它,勉强称其为道,很勉强的用大来形容它。3、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解释】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到时不可以轻易看清楚,想明白的;4、如何去探索道?静下心来,求知以神!5、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解释】其上是指道的本体,缴的意思是光明,意思是道的本身并不显得光芒万丈;        其下是指道的化身,昧的意思是昏暗,意思是道的化身并不显得昏暗无光;        绳绳不可名,意思是说道无边无际无法形容,        复归于无物,意思是说道是万事万物最终的归宿;6、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辩证的来看待任何的问题;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释】道本来是混沌状态,无边无际,无声无息,但又创生万物,是万物不可分离的法则,世间无处不存在道;8、道是自然,创生万物,但并不主宰万物,因为道是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能不能遵守这个规律,就要看自己的修行了,依照道的规律来行事,事物发展机会顺利,违背道的规律办事,那么就是离经叛道,事物发展就会受挫,甚至会消亡;9、依道而行的基本法则有哪些:1)提醒自己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连自己的身体也是父母所赐予,不属于我们本身;2)客观去了解事物的本性:冷静、客观的分析与判断事物,这便是保证道心;3)享受积德悟道的过程:我本生于无,一切均为身外之物,享受经历的过程,而不是只计较结果的得失;10、道是一种法则,也是一种生源,依照道的规律行动,事物就会发展的顺利,就会成长,违背道的规律,就是离经叛道,就会阻碍事物的发展,甚至使事物毁灭;

来自反者道之动(0)

戍边六郎1、道的原理,物极必反,就如同荡秋千一样,到了高点,又会返回到低点;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育有,有生于无;【解释】反的三个含义:一、返回原点,回到起点;二、物极必反,由正到反;三、相反相成,阴阳互补;反者道之动:一、动是必要的:只有动才会让万物生生不息;                      二、道以动为主:动是道的主体;                      三、变化是自然的,周而复始的,但变化的路径是不同的;  反者道之动的含义是无论世间的任何事情当其发展到极点之后,一定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是宇宙发展的基本规律;                      3、世间万物不变化的是本体,而世间万物变化的是现象;   世间的万物都是在变化的,而且周而复始,只是变化的路径不同,例如:一个制度在刚刚建立之后,往往在一段时间内是有效果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失去效果了,这就是反者道之动的一个具体体现;4、人之所恶,孤 寡 不谷, 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   孤、寡、不谷都是人们不喜欢的东西,但是帝王以此自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称呼自己,反而不会出现不好的现象,例如都喜欢说自己是愚者,但对方马上会说您很聪明,很有智慧,故而起到相反的效果,有如称帝王为万岁,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短命的,故反者道之动;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解释】万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中的,非常的复杂、繁琐,但是以我观之,他们的变化最终会回到原点,芸芸万物均会回到其原始的状态,它们出于混沌,而最终又返回到混沌当中,人也是如此,我们从泥土中来,最终又会回到泥土中去。6、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圣者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解释】虽然知道自己已经知道大道,但是仍然知道自己还有不知道的东西,并且很谦虚,这是好的,        不知道自己还没有知道大道,但却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并且沾沾自喜,盲目从事,只是毛病;        圣人没有这种毛病,是因为圣人认为这是很不对的事情,应该尽量避免;        凡人有这种毛病,是因为他们并不不认为这是不好的,所以根本不会察觉;7、中国人读书常犯的三大毛病:1)望文生义;2)不求甚解;3)自以为是;

来自智慧与阴谋(0)

戍边六郎《道德经的奥秘》第六集 智慧与阴谋 台湾师范大学 曾仕强教授1、将欲歙(xi)之,必故张之;——要想让他闭嘴,就首先让他嘴巴张开;   将欲弱之,必故强之;——要想让他弱小,首先让他看得强壮;   将欲废之,必故举之;——要把一个东西废弃掉,就首先把他捧得高高的;   将欲夺之,必故与之;——要想夺取他的东西,那就先给予他一些东西;   是谓微明。——隐而不显,微而不大。小小的征兆,就可判断未来的趋势;2、老子的《道德经》讲述的真理就是积德悟道!3、老子告诉我们:柔弱胜刚强,强弱都是在转化之中,柔弱和刚强都是相互交替的,也就是所谓的风水轮流转,不会完全的固定;4、动机和行为要相对而看,行为一致,但是动机有可能不同;5、老子说:见微知著,顺势而为。看到微小的迹象,知道未来的趋势,然后顺势而为,此乃未来之学;6、人生都是自作自受,你的命运是自己造成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7、道,就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老子告诉我们要了解大自然的基本规律,并顺应规律;8、合乎道德,一般行得通,不合乎道的,多半是不能实现的;9、善为士者,不武;——士:将帅。善于担当将帅的人,爱好道德,不崇尚武力;   善为战者,不怒;——凡是很会打仗的人,不会轻易的被敌人激怒;   善胜敌者,不与;——比较有把握大胜仗的人,很少与敌人面对面的交锋;例:司马懿                       不求胜,但求不败,   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使用人才的人,往往显得谦卑而瘦弱,调动人才的积极性;10、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万不得已,不主动进攻;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不愿意有寸进而扩大战祸,宁愿稍微退一步,而避免战争;11、道理只有一个,但用起来却是千变万化,道理是在动态变化的,上等智慧就是顺乎自然的使用道;12、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面,都是在不断地轮回运转;1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的作用就是使得强大的变回弱小,把弱小的变为强大;就如人的生命,小的时候弱小,中年的时候强大,老年又恢复弱小,最终化为泥土;

来自柔弱胜刚强(0)

戍边六郎《道德经的奥秘》 第七集 柔弱胜刚强 台湾师范大学 曾仕强教授改朝换代是好事,因为旧的朝代已经坏掉了,不先进了,所以才会被取代;1、  道:是谓无状之状——道是没有形状的       无物之象——道也是没有具体物质属性的       是谓恍惚——道是一种混沌的状态,阴阳不分,阴阳合一;2、  道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动态的,所以产生了万物;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人都知道这个是好的,那就是不美了;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这个是善的,那就是不善了;4、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玄妙的,看不清,说不明,要明道,只有去行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5、  强弱、好坏、美丑等标准是不可一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样才会符合自然;6、  老子中心思想:强变弱,弱变强;穷变富,复变穷;如此轮回往复;7、  强梁者不得其死:刚爆的人一定不得善终,自己认为是最强的,一定会被另外的强人灭掉;8、  柔弱胜刚强:例如大自然里的竹子,随风而起舞,内柔外刚,再大的风也很难吹倒竹子;9、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曲:委屈,反而容易保全,委曲求全;枉:弯曲,只有会弯曲的人才会伸直,如果不会弯曲,必然会折掉,有弹性;洼:低下,当你低下的时候就会得到好多好处,海纳百川,因为地势低;敝:破旧,破旧之后新的东西到来;少:缺少,缺少就有机会获得;多:丰富,丰富之后就开始迷惑了;10、柔弱胜刚强在家庭当中的应用:硬碰硬,两败俱伤,柔弱包容才能修成良好关系;

来自无为无不为(0)

戍边六郎《道德经的奥秘》第八集 无为而无不为1、“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很自然的,是不强加于任何事物的,这种无为的作用是无不为;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下去一样,这就是道;3、“无为”的意思就是不违背自然,道是自然而然的,无处不在,道创造万物但不主宰万物;4、道是宽广的,道是不接受你的委托的,道不主宰万物;——道就在你身旁,但不主宰你,你可以行道,                                          也可以不行道,行道的往往能够幸福,不行道的往往痛苦;5、道顺应自然,人也应该顺应自然;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人必须勇敢的站出来,多负责任;7、凡事如果你仅仅是顺着本能,那你就和动物一样;   人是有意志力的,有创造性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的,这个改变自然的过程也要遵循道;8、人生的规律仅仅有一种那就是自作自受,没有人能害你,没有人能帮你,   只有你自己能改变你自己的命运,人要对自己的人生百分之百的负责;9、道是人的本源,我们终其一生都离不开道,道并不控制我们,但所有万物都是顺应自然的, 我们只是遵循道理,遵循自然的规律,才能够获得成功;10、研究切忌望文生义,对于古代文学的翻译错误,导致我们对于古代智慧的误解;11、“science”是学问的意思,而不是科学的意思,自然科学是“nature science”;12、避免“二分法”的思维,非好既坏,这种二分法的思维是不对的;13、矛盾并不一定是对立的,矛盾是可以化解的,去除非美既丑,非好既坏,非善既恶的二分法思维;

来自无中生有(0)

戍边六郎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2、中华文化是什么?空无多有。天下万物多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不等于零,无只是看起来虚无,没完没了,大道不可思议,无形之中伴随所有事物。把一切“有”的东西归结起来,就成了“无”。3、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平时你看见的不是道,它是非有非无的,你仔细想就有,不注意就没有。任何事情你要是看见“道”,就不会做错,就会合乎道,但这需要用五官感受,用心体会,用脑思考。4、难得糊涂:世界上总有些事情说不清的,说不清反而更好,科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解释不了是正常的,但道能解释。5、天地之间的混沌是谁打破的?是道。这是一种能量和规则。6、弱者道之用:人和各种物种,弱了就会回到道,也就是回到老家,重新组合。  

来自4-1-和珅的处世绝招(0)

刘灿梁---和珅的处世绝招01 一、博学多识:核心能力的基础。 和珅是18世纪全世界首富,生于1746年,死于1799年,享年53岁,比乾隆小37岁。和珅被清理的财富,白银8亿两(清朝一年财政税收约7000万两),纯金件4288件,纯银件600件,黄金580万两,银元宝5万个,向外出租房屋1000余栋,土地1266万倾,钱庄、当铺、煤矿、园林别墅。和珅上任时国家府库空虚,和珅是一个工商管理学家,也会很多核心能力,能文能武能商。23通过官学岁当上了仪仗队侍卫, 1、选举: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出自南北朝)。西方还要拉上黑道打桩脚、拉选票。中国古代科举是相对公平的,不一定需要家族势力。 2、一个成功的人 一定要善于抓住机会。乾隆问核心能力: 学历:官学,国家承认本科。学历是基本起跑点,不能输。有能力干嘛不弄个基本学历? 知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会,历史精通,肚子不是草包,不是老粗;英国历史认为其是伟大的政治家,他懂谋略,谈吐文明,礼仪得当,风度翩翩,温文尔雅,懂英文,拒绝人让人无法找到纰漏,是一个辩才。和珅是满族,能讲满、汉、蒙语,会俄、藏、维吾尔、英语,这是外交基础。 身体:身材健硕,精神焕发。三十岁比学历,四十比能力,五十比精力,六十比体力,七十比病例,姜子牙70岁当宰相,都是锻炼多,身体棒。活动:要活就得动。 能力:27岁当军机大臣,填补府库空虚。皇上想去江南,和珅一眼就能看出来,并让皇上打消疑虑。具体在视频中,很精彩。 读史使人明智。 谋于事权于变明于断。 人生三部曲:实力培养、 战略部署 、战术应用 3、核心能力:学历 知识 专业能力语言能力地位人格特质健康关系 态度 伦理道德 4、三十岁之前比学历,四十岁之前比能力,五十岁之前比精力,六十岁之前比体力,到了七十岁了比病历 5、民意不能上达,是进步的阻碍。 6、最高层的领导重要是在决策,中间的领导决策跟执行,大概一半一半,到下一层主要是执行,一点点决策, 7、到了最下一层作业员,现场的工人执行。 8、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孔子 二、机巧的人格特质:核心能力的润滑剂 职位地位:与本职相称的公认地位,除能力外,还有公认程度;诸葛亮27岁白面书生出山,关羽张飞不服,而诸葛亮部署的夏侯惇一战展示了自己的能力。经营的成败建立在运筹帷幄的基础上。和珅被派去办云南贪污腐败案,是前期工作组没有进展的条件下派的,结果查得一清二楚,证据确凿。山东的贪污腐败案,也是和珅查的,刘墉只是陪衬,历史和电视剧是不一样的的。事有未逮则反求诸己 成住坏空 生住异灭 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 一:掌握环境的变因 二:要注意个别差异 四话:假话 谎话 瞎话 大话 三:讲话拿捏得体 四:得有反射能力 五:要有适当的敏感度 六:润滑的技巧

来自人生有三宝(0)

戍边六郎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我有三件宝贝,小心翼翼的修养和保持,一是慈爱,而是节俭,三是不忘本不自大,慈爱才能勇敢,节俭才可以广泛,不忘本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和能力。1-1节俭包含了人力物力、时间、金钱等各方面,节俭为什么重要,一是如果贪欲过重就会心神不静,无法领悟,痴迷于虚幻;二是浪费资源用在不该用的地方,就会浪费了修养自己的时间而追求钱财等不值得追求的东西;1-2赚钱不是错,但它只是帮助我们修为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曾仕强1-3中庸之道:该节俭的要节俭,该克制的欲望要克制,该努力的地方要努力。比如现代人多花时间于吃穿用住行,比房子、比车子、比票子,本身这些东西都是人发明了用来给人自己提供方便的,但是现代人欲望太多反被这些物质所累和困扰,或者就连手机都奴隶了人,让人茶不思饭不想,造就了低头族。1-4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解释:道是变化的,所以热门专业读出来却找不到工作,当然太冷也不行,这一切要符合道,合力判断趋势。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解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个新鲜的水果看起来光鲜,却有大量的细菌正准备让它腐败。万事没有好坏之分,得意时需警惕,失意时也许对自己另有益处,情绪要控制,怒起而静思。3、人如此节俭,那么乐趣在于哪里?在于提升自己的道德,与自然形成感应,生活就会明朗,坦然面对财富、爱情、生死,做到有一天具备一定的感化能量,无私地帮助别人,做一个回馈自然和社会的人,做任何事都没有私心,总能帮别人着想,你就成功了,具备了魅力和感化力。正直昨天看了中国好声音汪峰战队的两个汉子,太感人了,帕尔哈提胜出王卓后不让汪峰举起他的手,这就是感动人的地方,这就是退、慈、让,眼泪一把一把的,这就叫真感情。

来自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第一讲(0)

人近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天年=两个甲子,120岁不到六十岁,叫做夭,到了60岁,就叫做寿没到120岁,叫做折九折-108岁=茶寿,茶:20+八十八八折=96岁七折=84岁六折=72岁年纪,纪=是一轮,12年何得而生,何失而死得神而生,失神而死(神左边是是祭祀用的示字,右边是延伸延展的意思)母亲的素质决定了一个民族基础:本意基是土以下的部分,础是石头做的墩子。阴为基,阳为础炼精化气,气化成神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营(营养)血卫(防御)气,血气不和的话:1、皮肤有血色,但是手冰凉,属于气不通;如果凉到了内关、外关穴以上的肘部、手臂,就不好治了,因为那是最后的关卡。2、又淤青又冰凉就是气血都不和;3、通气不通血的人叫阴虚火旺,相当于水烧干了火还在烧,五心烦热,手心热,这是肝肾不足,有的还盗汗,把热量进一步带走,一般用甘草、瘪麦子调理汗大的症状。

来自有道必有得(0)

戍边六郎1、《易经》不但含有义理和术数,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保证它不是迷信,那就是道德。2、老子讲的道德与现代道德不是一个概念,老子所言包含了天道与人德,德是道反映在人上的思想和行为。3、自宾:人是宇宙的过客,而不是主人,所以要有自知之明,主人是“道”,赋予了人以人性,动物以动物性,植物以植物性。人学会了道,就称得道高人,失去了道就是背道而驰。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不同于外国靠宗教信仰来维系,而是靠道德。人若把责任推给别人,把好处留给自己就是缺德。人也不能假借仁义之名行不仁之实(历史上很多见)。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底下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所以圣人守道,以作为天下的法则。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凸显,不自以为是,反而更显着,不自夸邀功,反而有功劳;不自大自满,反而能够长久。 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古时候所谓“委曲求全”这样的话,难道是假的么!实在应该维护遵守并以此为方向才对! 

来自上善若水(0)

戍边六郎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解释: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不争所以无忧。对比:人内心不静,好了又想更好,永远不满足;做着这件事,又开始想另外一件事;好位置永远争斗不休,就连开车也要比个快慢;做事情一冲动,非要争个是非对错,不会绕开;胸襟不够广,很多事情看不下去,眼里揉不得沙子;做了那么一点事就要得到回报,就要把别人比下去;小到人与人,大至国与国的各种不幸都是“争”,历史上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当中吸取教训。2、用不说来说,用不要来要,用不争来争,这是一个道理,并不是一个方法,要作为一种无心的、自然的习惯,这需要长期的修养。在没有形成习惯以前,这至多是一种管理方法,记住“神魔仅一念间”,智慧如果动机不纯、运用不当就会变成阴谋。例如:别人排不排队与我无关,甚至我没有吃亏的观念,因为这是道,顺应道而不比较,这才是高风格、高修养。3、现代人带有功利性,做好事要宣传,做善事图回报,其实都脱离了本质。做好事是应该的,做善事即使要求回报,也不一定在个人的身上,也肯能报于父母、亲戚、朋友甚至下一代,或者只是弥补了上一代的过失。再者,并不是做了坏事就去做好事去弥补,或者去上香许愿就能化解,做人要诚心、靠无心之感,关键是行动而不是想法。4、世间万物属于自然,属于道,自己的孩子我们只有教育抚养权,而没有控制权,这种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的想法是自寻烦恼。我们要做的事提醒、引导、教育,而不是强加控制。5、再谈水的善:不计酬、不居功、不排斥,就是不计付出多少,不与别人相比较付出多少,顺势而为。6、人生自出生到老逝就是一个逐渐失水的过程。7、人痛苦的根源就在于非要留住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歌星离了掌声,官员离了权势就心理失衡。名利和掌声中的人其实是最痛苦的。这个社会让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却讲效益(付出与回报的比例),而不是讲行道。在效益的比较中,没有行道的平衡,导致人心自私、互相攀比、互相倾轧,背道而驰,破坏人体健康规律,破坏环境规律。

来自为人类谋福(0)

戍边六郎1、老子:天人合一。人所有的作为要合乎自然。2、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道家思想是中国科学技术的根本。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感慨中国古代的科学如果能按照道家思想去发展,将更枝繁叶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被称为当代新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的思想被称为生态智慧,可持续发展观,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美国攻打日本根本不需要原子弹,当时只是为了报复“偷袭珍珠港”,展示一下自己的威力,这是一中完全只顾利益而不顾道义的做法,带给人类的只有灾难。3、《道德经》中关于发展科学的论述:3-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里讲的是哲学中矛盾的对立统一。3-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里讲的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有的科学讲的都是物质的运动和变化。3-3道家最关注的的就是人与自然能的和谐,讲究天人合一,而现代则是物质与精神分开来看,就不和谐了:4、现代社会的流弊:4-1将眼光放在物质上,心灵就会空虚。以前的皇帝日子没有我们好过,但是现代人出现了很多怪毛病:忧郁、狂躁、失眠、神经病、压力大,谁给你压力了?还不是自己给的。4-2科技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把自己的品德修养好,而不是去花大把的时间专门沉迷于其中。我们其实只需要选我们需要的部分去节省我们的精力,而不是见到什么都要好奇,都要想占有,都要想摆弄。4-3人定胜天?人只能顺天,不能胜天,人力是不能抗拒自然的,你再厉害,一个海啸和地震能怎样?4-4人总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总去追求我要有能力、有钱、有地位,总是想“有”的更多,但没有想着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你能做多少事,谋多少利,占据多少财富。5、我们要儒道释三合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才是中华民族正面的、积极的、有价值的贡献。

来自如何明道(0)

戍边六郎1、明道与不明道的最后差别。明道之人,正如知道路怎么走,生命结束时回到道中,死得其所;不明道之人,贪心未灭,后悔自己没有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枉活一生,含冤而去。2、道一定意义上就是良心。你信良心么,这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正如道一样。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微妙是讲“无为”,是道的本体;玄通是道的作用。一个人要明道,再修道,再行道,我们才处在明道阶段。3、明道的过程是一个拘谨、庄重、宁静的过程,而且老子讲到: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也就是像一个空碗一样,你才能装水、盛酒,你要是不谦虚,就无法明道。道本身没有穷尽,一个人一生完全明道是不可能的,边明边修边行。蔽而新成:新的东西是从旧的东西来,而不是随便想一些,脱离实际的东西不叫创新。还有一个启示:中华传统文化是是来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我们要结合现代的环境去理解和时间,不能死板地用。4、你要明道,需要致虚守静。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笃也是用尽全力的意思,都是极点。只有到达至虚、至静才能体会道,只要心生浮躁便要调整,但也不是强行压制,强行压制也是一种欲。这种清心寡欲来源于时时勤拂拭,勿使心闭塞。实际操作中欲望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是要尽量减少。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解释:尽量使自己的心灵摒弃一切杂念,达到虚空的极点,至诚地坚守清静的境界,万物齐生长发展,我以致虚空清静的心去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过程。万物生长纷呈,又各自回归自己的根上。归根就是自己安静的归宿,就是交还使命回复你的本性,这是“常道”,知道常道(全面的道理)就彻底明白了道。不知道这个常道,胡乱兴作,结果必定大凶险。知道这个常道,才能容纳一切,容纳一切才能坦然大公,坦然公正,才符合天道,符合了“道”,才能长久,即使失去了生命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中国的长生不是身体寿命,而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解释: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稳;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用“道”去衡量这些行为,可以说都是多余无用的(吃撑了走不了路),大家都讨厌这些行为,所以懂得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7、人之初,性本善。人类刚开始出现时那种无欲无求的状态,才是值得推崇的。8、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解释:名望与生命相比哪一样比较重要?财物与生命相比哪一样较重要?得到名利与失去生命相比哪一样的结果比较坏呢?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到愈难过。所以,知足的人比较不会受到屈辱,凡事适可而止的人比较不会招致危险,生活得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