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gslxd平常心

班级

TA还未加入任何班级

课程

笔记

来自新世界观的萌发(2)

一、本书的生成史1、时间(现实)-思想论战的产物:2、逻辑-新世界观(哲学)的理论总结:    清理旧思想、批评旧哲学,创立新哲学  (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二、当前阅读的学术背景1、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是重要发展还是没有什么新意?)a、马克思有没有自己独立的哲学思想?b、马克思是一个哲学的革命者吗?c、是否有两个马克思?d、历史唯物主义是机械决定论(或科学决定论)吗?【马克思几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2、争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是基本对立还是基本一致的?三、新世界观萌发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哈巴哈的提纲】1、马克思确定了新哲学的理论基石。【旧哲学: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旧哲学的理论困境(提纲1、5、9条):旧唯物主义从直观的意义解释认识的本质,不理解实践对把握本质的重要性,不理解实践的批判功能。王唯心主义认识到主体的能动作用,但却夸大了它的意义】【理论和实践(政治活动道德活动PK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的关系】【马克思的实践观:实践是人的现实的、变革世界的感性活动(第1条);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标准(第2条);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认识的基础(2、8条);重要的问题不是解释世界,而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11条)。】2、第一次勾画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实践是实现人与环境统一的基础。(第3条)】【人的本质的规定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7条)】【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4、7、8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关系、理论最深刻的根源在实践之中、宗教的根源在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俗生活之中、宗教情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3、阐明了新哲学同旧哲学的本质区别。【阶级基础不同(工人阶级对市民阶级“资产阶级”)(1、10条)】【对实践的态度不同(11条)】

来自恩格斯对旧形而上学的批评(1)

一、对形而上学概念的辨析形而上学:一般认为形而上学这门学问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创立形而上学这个概念,而是后人根据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排序而给的一个名称,直译就是“物理学之后”。亚里士多德把古希腊的知识分为三大类:理论学术【数学、物理、第一哲学(以存在为对象)】、实践学术和制造学术研究。后世的哲学家就把以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称为狭义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要根据知识的研究对象对知识进行分类,不再是笼统地研究知识。后来康德在使用形而上学概念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研究总体存在,而是构建理论前提(理论基础、相当于公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黑格尔把形而上学看成是一种方法论:他认为形而上学就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方法看问题的这种方法论【本体论、泛指哲学、方法论】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可以说,摆脱旧形而上学思想的桎梏,重新理解哲学的使命和辩证地讨论人类精神的进展是理解19世纪以来哲学发展成果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对形而上学的界定不同,所以,超越形而上学的含义也就不同。这是我们在下一步阅读时,需要经常提醒自己的问题。】二、应当摆脱旧哲学的思想桎梏逐步摆脱把哲学看成是人类知识的总汇这样的一种观念。摆脱哲学是以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总体来得出一般性的规律,企图获得绝对真理,用臆想的方式勾画整体世界的图景,脱离社会生活讨论社会问题,非历史性的思维方式。有时候也用到黑格尔形而上学的概念: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恩格斯把传统哲学(也就是形而上学)的缺点和错误以及局限性归结为四点:(以上粗体字)     自然哲学的清理工作做了,历史哲学的清理工作做了,思维哲学的清理工作还没有做。总结:恩格斯着重批评了旧形而上学(旧哲学)在哲学的使命、认识世界的途径、理解社会历史的方法论原则等方面的理论局限性。只有从超越“知识总汇”这种传统哲学观的角度进行思考,才能更深刻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与近代欧洲哲学发展的连续性,才能更深刻地领悟马克思恩格斯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内涵与深远意义,才能更好地思考当代对马克思恩格斯批评的内涵和意义,才能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问题。三、哲学的终结与新生:(形而上学和哲学的命运)哲学在黑格尔那里终结【德文:过去的结束,新的开始】了,抛弃旧的哲学观念,用新的辩证的方法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各种论述中充分体现了新世界观的魅力,新世界观诞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来自导引波(0)

●导引波思想的提出:使波完全按人类的意愿“行走”一、三个问题●问题一: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电磁双向转化。从数学的方面来讲就是无源的麦克斯韦方程。●问题二:速度问题:相位变化速度叫相速。等于光速。【有时候相速可以大于光速】●问题三:极化(方向)二、广义传输线(波的路)方程:●1、一维、2、无源【空间波不能按人类的意愿行走,导引波可以按人的意愿走波的路】【波的传输还是电磁转换】【入射波和反射波】三、同轴线波导重要参量:1、特性阻抗。2、速度。

来自新世界观产生的理论背景(0)

一、研讨的方法论柏拉图追求共相(真理)(表象背后永恒不变的存在)康德认为人的阅读不可避免要受到主观观念(框架)的影响,“人的知识是人自己给自己构建起来的”。人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最本质的世界。阅读框架就是我要解决问题的时候采取的观察问题的一个视角——理论立场——思想史上视角框架发生重大变化的哲学思想称之为哲学革命(1、什么是哲学。2、哲学自身的内容。)二、近代哲学观念的演变1、笛卡尔的哲学观——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机械唯物论)。我思故我在(寻求“确定性”)哲学是知识的大树(形而上学是大树的根)知识客观性的依据2、康德的哲学观——构建知识的逻辑条件的理论讨论。哲学的使命(讨论知识何以可能的逻辑基础)主体性原则(人为自然立法,人是道德的立法者。)客观性原则3、黑格尔的哲学观——真理(精神)的自我运动和自我认识。哲学是研究真理的,真理是精神的本质(马克思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三、阅读本书的理论框架19世纪中叶哲学面对的课题(1、理解哲学的使命。2、如何理解人的本性。3、如何理解客观性问题)以“哲学观的变革和哲学基本理论原则的变革”的视野来读《费尔巴哈论》。

留言

功能维护升级中,维护完成完后将再次开放,非常抱歉给您学习造成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