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大学》解读

徐醒民:《大学》解读

5 (9人评价)
  • 课时:(14)

  • 学员:(288)

  • 浏览:(40017)

  • 加入课程

《大学》-2的笔记

相关课时:
《大学》-22014-01-17
笔记详情:

“两纲一结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方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止于至善,即止于明明德和亲民)而后能定】
【定】世间任何名利,不动心。
eg: 人家请你做大官 自己要考查清楚是什么人请你做大官,他的动机如何。倘若你在位却不能实行大学之道,而是需要跟他配合做自私自利的事,那则连动念都是不行的。
eg: 请你做事业发大财 需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否则不可动念。
【静】安静,内心清静安然,不浮躁
【安】一切事心里坦然,没有得失这些个念头,身心轻安自在
【虑】研究、思虑,用心思研究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研究怎么样把自己自私自利的心思放下去,怎样在世间办一些完全有利于天下人的事情。eg: 得学术奖谈不上学道,不是有利于人的。
【得】所得是道,大学之道(即明明德+亲民)。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人注解讲物与事混为一谈。雪庐老人:物不同于事,有本有末,事是事情,有终有始。
【物有本末】物是外面的,世间一切物品。雪庐老人:在易经中找出根据,物是阴阳二气交感(交流感应)所得。物指的是一种记号,不是具体的有形状的。物是一种动机——心里的念头一动,就是物。eg: 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 我们众生一念不觉(就由于起了这一念头没有觉悟)而有了无明。就在一念不觉这个时候,无明 一起来就是动。动了一下。然后就有了三细相、六粗相。三细相最初一动念,动叫做业。(做的事情就叫做业。我们学道叫道业。做世间的任何事情叫做事业,读书叫做学业。业是没有形象的,动一动而已。《起信论》里面就是讲这个最初的业相——动念。)(这一段听得似懂非懂呵呵)
念头刚刚起来,心理学上称动机。机不但别人不知道,我们自己起了念头自己也不容易知道。
eg: 禅宗早期所用的功夫是“观心”,观自己的动机。看自己的念头怎么起,然后怎么灭下去。
普通人怎么知道自己的动机呢?成天私心滔滔,认为自己起的私心认为是真理,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哇。
动机就是开始一动的时候,那就是本。
动了之后不叫本,就叫末了。“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就起了业相,业相然后有转相,境界相。业相就是动一动,动一念,这是根、本,然后自己那个见相,境界相就是末了。
物有本末,物在最初动念的时候,那个动机就是本,第二念头第三念头都不是本,就是末了。

【事有终始】
事:事情,有终始。
为何叫终始,不叫始终?始终,就是有始有终,就做完了。而世间的事情终始,做完了又开始没有完。eg: 易经乾卦,元亨利贞,四德循环,元是最初一个元气,亨是亨通,利是利益天下人的利,贞是"正",贞下又起元。
eg: 孔夫子到世间来教化众生,没有终了的时候。老了肉体死亡,但灵魂,纯粹智慧还在,他要在什么时候到人间来就到人间来。一般人讲不要肉体好了,也很轻松自在。孔夫子,在死前做了一个梦,而后在泰山前做了一首歌,一周后就离开人世了。
eg:
乾卦 天办的事情 四季 春夏秋冬又一春
人在世间办事亦是事有终始。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动的念都是,本性没有污染,明德就是明的。念念都是明德,念念都离不开本性。这是圣人。
知本:知道自己的动机。看是妄念还是正念。转自私自利为大公无私。
其余的就是末了。
物只有一个本,没有第二第三,后来就是末了。而事有终有始。
【知所先后】
开下面的文字。承上接下,是一个伏笔。承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开下面的治天下,治国修身齐家。脉络由此展开。
【则近道矣】知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观察自己的念头,在世间做有利于天下人的事业,知道有先有后,先做的不能排在后面,后做的不能排在后面。离大学之道接近了。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之】雪庐老人:这两个字不简单,是下面经文的总枢纽。古之指大学之道不是曾子所创,也不是孔夫子所创。孔子述而不作,把古圣先贤传下的道加以叙述。伏羲氏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孔子在易传中,解释本性,孔夫子谓之太极。(伏羲氏乃至周王没有给本性定出名堂。)太极,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0 0

你感兴趣的课程

5万+浏览/ 568学员/ 4.6评分
免费
3万+浏览/ 490学员/ 4.5评分
免费
1万+浏览/ 234学员/ 3.7评分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