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117

january117的笔记

来自焦点(3)

0′33″  焦点焦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完整的平面,即使双点对焦、多点对焦,对焦完成后也是落在一个平面上3′50″  如何对焦人物:焦点一般选择眼睛 花卉:焦点花蕊上 运动体:伺服对焦,拿个东西放在被运动体同一平面处,半按快门对该物体对焦,然后数123,数到2时按下快门,运动体在3达到最佳位置 5′43″  利用脱焦拍摄笼子里的动物1. 对动物对焦2. 离笼子足够近几乎贴上,利用脱出焦点不成像原理使笼子消失6′37″ 自动对焦单点对焦模式:i)单次自动对焦:也就是单点对焦,对焦不清晰快门按不下去,能够保证对焦成功ii)连续自动对焦:用于拍体育等高速运动体,不一定保证对焦清晰快门也能动作,保证抢拍一定能拍下来  多点对焦模式:8′24″ 多点自动对焦的焦点选择原理以离相机最近的被摄体作为对焦点,旅游纪念照,对建筑物前的人物对焦,如果人物前方有花等杂物,焦点可能落在这些物体上,而非人脸。9′05″ 自动对焦局限性暗光线、低反差、级快速运动物体都是对焦不上的 原因:根据物体边界线对焦,如白纸上的黑字有边缘,如果对白墙或纯黑屏或其他纯色物体,只要没有反差存在就无法对焦(按不下快门),此时只能手动对焦10′01 手动对焦 MF/AF可以完成暗光线、低反差、级快速运动物体的对焦 10′47  手动对焦注意事项Canon对焦马达在机身内,如果在机身外且没有切换到MF,在AF模式下直接拧对焦环(决定是否清晰,变焦环是18~55mm调焦距的),有可能会把马达齿轮打断 (important!!)可能分不清马达是不在外,最好就是养成习惯,下手宁之前就检查是否在MF模式 11′56  切换对焦点一般选择中心点为对焦点,如果竖拍人物对人脸对焦后画面上方很大天空,重新构图移动很大幅度,此时可以将对焦点切换到左侧(竖排靠上位置),对焦后轻移即可~ 13′07  手动选择:多点的区域自动对焦(19点对焦,9点有该功能吗) 从一组相应的对焦点里求出一个均值 13′35  对焦经验1. 大部分拍摄不需要很高速度时,将对焦点放在相机中央,然后重新构图2. 如果不是特别需要,使用单次自动对焦,可以更好利用半按快门锁焦功能来重新构图,更易于控制14′40  如何精确对焦拍花卉1. 带剪子修剪枝叶2. 带铁丝捆绑形状 3. 注射器和甘油(张力大,露珠圆,不怕晒) 16′15 总结1. 焦点是照片中最清晰的地方2. 焦点是精心选择的,而非相机自动完成3. 精确对焦使成像质量极大提高 学摄影就是掌握每一个要素(景深、焦点、兴趣中心)的人工控制手段18′10 如何非常精确对焦?现在大部分相机自动对焦都没以前精确,需要非常精确怎么办?打开相机实时取景功能(从液晶屏查看),把景象放到最大,此时精确手动对焦 

来自感光度(2)

1′18秒ISO感光度越高越适合光线昏暗和高速快门拍摄运动体,但同时色饱和度和真实性会受损(噪点的代价),室外光线100足够2′20″相邻两档感光度通光量差一倍3′14″感光度越高虽可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或更小的光圈(以获得更大景深),但代价是成像质量,因此使用所需最低感光度,以获得细腻质感7′40″摄影曝光最重要概念:每档光圈、快门、感光度相差一倍通光量,因此三者可以互换!!!与相机无关8′25″常用场所感光度:正常户外100或200,室内日光灯800或1600,有时400足矣~不在极其昏暗场所慎用3200,6400,12800或更高摄影室通常有功率很强的闪光灯,因此与户外一样100,200足矣 9′24″体育摄影用高感光度,以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 夜景:为了获得细腻的画质使用较低感光度,配合三脚架和较慢的快门 流水:想拍出云雾状效果使用低感光度,以此拖慢快门速度 高速摄影:飞鸟入水,高感光度以获得高的快门速度 10′20″  总结低感光度:获得细腻的画质,和较慢的快门速度高感光度:较暗光线下记录画质,和较快的快门速度

来自机内测光模式应用(1)

49″ 单光电池测光局限性最早相机只有一块光电池,测光区域是整个取景框范围,当人物背景为雪地或黑色等非常不均匀场景,测光结果不准确,大面积白或黑使相机误认为是很亮或暗的物体,导致雪景可能拍出来正常人物偏暗3′40″ 中央重点测光 中央位置加一块光电池,测光时占70%权重,周围测光占30%,这就是中央重点测光4′16″ 应用 i) 主体在中央 ii)占据足够大面积iii)光比不大iv)不是逆光 5′01″ 要反映沙漠中央比较暗处细节,适用终于重点测光5′50″ 摄影中默认光源i) 天空、灯光、太阳ii)写字楼落地玻璃前,由里往外拍摄时的大玻璃,非常亮6′45″ 小结1)主体在中间2)适用:旅游照、家庭照、光比不大的风景照,注意光比(明暗)与同样光源下黑色白色物体(颜色)有本质区别3)不适用:主体与背景明暗对比过大 4)光比过大环境只有一种测光方式—— 点测光7′40″ 多区测光=评价测光=矩阵测光最先进、最好用的测光方式 由很多测光块组成,光线相同或相近的测光块组合并推测可能的图形(人上面天空,下面草地),并到数据库中调用比对(相机中储存了将近20w张照片数据),找出相近照片所用曝光值进行计算。9′45″ 适用i) 高对比度环境,如天空下的大楼ii)被摄体不在中央iii)被使用最多的拍摄模式,风景、团体照,特别是顺光、前测光、大面积亮度均匀的场景最为有效iv)主体分布错中复杂,如丛林中一群动物 v)多区测光也不适合高对比环境???(与第一点矛盾?)10′36″ 小结 适用:家庭照、团体照、明暗对比不大、大部分拍摄题材(默认测光方式) 不适用:明暗光比过大 11′15″ 点测光 灰色块占测光权重100%,而完全不考虑周围区域 灰色块约占相机画面面积3.5%,一般相机中间的圆圈 适用:光比对比非常极端 i)大部分场景要么极暗,要么极亮 ii)从部分场景中采样光线级别 局部测光:使用画面10%范围测光 范围很小,甚至小于点测光,只使用突出显示的区域计算曝光,框内其余区域被忽略 应用场景: i)逆光 ii)光比大 只有以上2点,其他情况不要乱用点测光 12′27″ 测光点和对焦点 两个概念,大部分相机不一定一样,高端相机可以设置测光点就是对焦点 13′40″ 订光点 按谁测光按谁曝光,谁在照片中的色彩和质感就表达得最好 15′02″ 花朵案例 花朵和背景大光比,以中间花朵为测光点让后背景超出宽容度 15′27″ 蜡烛案例 15′45″ 剪影案例,以天空为测光点 16′ 溶洞 16′39″ 舞台摄影 17′26″ 小结 i)使用需准确使用订光点 ii)明暗对比很大,光效复杂 iii)特适合逆光17′45″ 测光比较:背景为天空俯视的人平均测光导致天空正常,人脸偏暗(逆光);点测光(人脸)导致人物正常,天空过曝;如何做到人脸和天空都曝光正常?i)等天空亮度降下来ii)闪光补光,即混合光 18′54″ 测光比较:落地玻璃前的人物也相当于逆光(大面积光源进来),多区测光导致人面部昏暗 点测光:人脸合适,外部景物过爆解决:闪光灯补光19′24″ 测光比较:白墙/门悬挂的铃铛多区导致铃铛曝光不足解决:使用点测光对铃铛测光20′07″多种测光方式可以达到同一目的,物体占据大部分画面可用中央重点测光,也可以将玩偶充满中央圆圈进行点测光,或将玩偶充满整个取景框进行区域测光,得到的测光值都是一样的22′07″ 拍大月亮i)用长镜头,400mm长焦拍出来的月亮只占画面1/3,所以大月亮小人物的照片都是通过二次曝光或合成ii)月亮移动速度非常快,开门不能太慢,经验值不低于1/125。月亮在夜空中足够的亮默认为光源,因此快门可以足够高23′45″  常见测光错误分析 i)把对焦点当成测光点,本想对脸测光,实际测光点可能是肚子25′ 沙漠中央重点或区域测光? 27′20秒 滑翔伞天空为背景,逆光,使用点测光 28′27″ 如何用相机测光i)放在除M档外的任何位置,轻点快门测光可以得到曝光数据(Good!)ii)根据自己的拍摄意图(大光圈or高快门)和互易率算出所需的曝光组合iii)将得到的值拧到M档,或用P、Tv、Av模式加曝光补偿修正?(what,how)iv)按快门拍摄 30′  相机的测光锁定键Canon右肩膀的*键,半按开门后按下*不要松开,就把刚才测光值锁定,此时可重新对焦重新构图,相机会按照刚才锁定的曝光值来曝~(Good!) 按快门拍摄结束或再次按下*,锁定就解除了~31′03″ 实际测光注意事项1. 相机不能准确知道拍摄者意图2. 同一照片可有几种不同测光方式来达到同样目的,如逆光点测光人脸,和走到跟前人脸充满画面使用任何一种测光方式,或者与被摄者处于同一光源下对自己手充满画面测光,得到的都是同一个值3. 前期没拍到的层次,后期PS无法修复4. 测光模式和曝光模式是两个不同概念32′50″ 总结3. 逆光、舞台、主体很远很小的情况下需要点测光,但测光点一定选准 

来自对焦经验(1)

跑焦:根本是焦平面没有在对焦点上,其实取景器里看也是没对上,但是相机认为对上并合焦了原因:1)大光圈:光圈越小跑焦越轻2)对焦点:中间对焦点最精确,边上的对焦精度下降3)光环境:逆光、弱光易跑焦,进入镜头的光太强或太弱造成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对焦平面的光量,如遮住强光、弱光时补光辅助对焦,然后重新构图 4)表面光滑或色彩单一:先对焦到等距的其他物体上(选择易于对焦的),然后重新构图,比如拍摄白墙先对墙上插座对焦; ?????上边这种方法如果能灵活运用,可以解决很多对焦问题!下边再举个例子:比如我要拍地上一滩水里倒映出来的建筑(比如塔啊什么的),但是直接对着水里的建筑对焦的话很容易失败(焦点对到水面上去了),这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先抬头对着真实的那座建筑对焦,然后关闭镜头自动对焦开关(相当于锁住对焦),重新把镜头对准水里,构图拍摄。这是因为,一般建筑比较高大(至少十几米什么的),离你也远(至少要几十米),那么真实建筑和你的距离,还有水中建筑虚像和你的距离,两者是差不多的,故可以用这种偷换对焦物体的方法来避开对焦困难的情况。 估焦:提前预判运动体的位置和距离,如在路边拍摄骑来的自行车,如果运动中持续追焦麻烦且不精确,此时预判自行车位置,如必经地点的路面对焦(确保相同的对焦距离),锁定焦点重新构图,等车进入画面预定位置拍摄。此处贴上职业婚礼摄影师邓小棠的一个视频讲解,里边讲到的经验更丰富,而且他的估焦是完全靠经验直接设定的: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1OTU5MTY4.html微距对焦:(包括精细的人像拍摄)景深太浅极易虚掉1)上三脚架2)开实时显示拍摄3)放大10倍手动对焦4)快门线释放快门  

来自互易率(1)

曝光三角形(光圈、快门、ISO)景物测光值:用光圈快门的组合来表示(如F8 1/60),测光值不变时可以用n种光圈快门感光度(实际应用很少调节感光度)组合拍出来2′10″感光元件正常记录影像所需要的光线总量3′32″ 曝光三角形具体应用相机的测光值(机器自动给出的合适曝光值),如果是F8 1/60组合,可以向上F5.6 1/125,向下F11 1/125等n种组合拍出来基于此来认为控制景深及运动物体虚实 5′30″  摄影技术核心原理光圈大一倍快门就快一倍;光圈小一倍快门就慢一倍 8′35″  组合依据: 前提是3者必须有所牺牲首要景深:牺牲快门速度;首要快门:牺牲景深(光圈吧)所以!摄影总是在景深与快门速度之间求平衡,看你最想要谁,二者不可兼得~9′50″  曝光三角形平衡动两档光圈,可以通过动2档ISO或2档快门招回来,或动一档ISO一档快门招回来 10′20″ 何时用互易率相机只有手动挡(M)时牵扯到互易率应用,其他模式包括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程序优先等情况下都是机器自动换算完成的,无需人计算11′00 总结三者根据需要任意互换(要景深,还是要速度,还是要能够完成曝光) 

来自勤加练习:TV/AV/M三种曝光模式&曝光补偿&测光(1)

1. 3种模式Tv 模式:快门设置成1/125,使画面不会模糊 M模式刚开始不断参考相机测光值去调参数,然后不断试拍2. 曝光补偿 Av或Tv模式下如果希望更亮或更暗,加曝光补偿~Av拍摄步骤:i)默认(曝光补偿为0)拍几张,若太亮/太暗就减少或增加曝光补偿,如-0.3EV/+0.3EV,直到画面明暗程度满意3. 测光测光测的并不是画面空间中的光线强度,而是画面中主体反射的光强度 (或主体接受的光强)对焦锁定:半按快门,别松开,移动画面,对焦距离都是固定的对焦在半按快门时完成,而测光则时刻进行,测光值随着你移动画面而变化测光锁定:中心对准测光点,半按快门对焦和测光,按下*键不松(锁定测光值),再重新构图、对焦、按快门

来自测光发展历程(0)

9′40″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单反9′43″  内置式测光,TTL = Through the Lens11′  外置式测光,也叫入射式测光

来自半按快门(0)

2′35″半按快门完成了两个动作,1.对焦  2. 测光  3:33″  对焦后始终半按快门不撒手,此时移向别处相机始终保持刚才你所瞄准那个点的对焦和测光(前提是使用单次对焦而不是连续对焦),此时拍摄一般会拍虚,(不和相机距离同一个平面上的都会拍虚),因为焦点变了5′50″ 半按快门锁定焦点半按下快门之后相机的对焦点和测光点已经被锁定 

来自焦距(0)

3′17″人的单眼视角范围是43°,草食动物双眼视角范围360°,所以从后面抓一只兔子它一样能看到。。。  标准镜头跟人眼一样(焦距50mm,视角43°) 3′25″长焦就是望远镜,视角小于43°,远处物体被放大,距离远了但范围小了 5′30″广角镜头就是家里的门镜,视角>43°,看到的范围大了,但物体小了(因为范围大所以比例小了,跟长焦相反)。镜头比较短,也叫短焦镜头 6′47″透视关系就是近大远小。 8′12″透视关系只跟你拍摄的视点有关,而跟镜头无关。在同一地点拍同一景物放到相同大小,无论使用标头广角长焦透视关系都不会变 8′02″在视点变化的情况下如前后走动,广角夸大近景压缩远景,增强前后景物空间距离(感觉变远了),适合拍摄样板间~ 10′12″长焦跟广角相反,夸大远景压缩近景,压缩前后景物空间距离(感觉远处物体近了),适合密集人群拥堵场景。 11′12″长焦镜头取景范围小了怎么办?先把镜头拉到最长,此时只能看到局部,然后改变视角(人往后退),退到容纳下你想要的画面为止14′33″EOS Utility:相机数据线连接后可在电脑查看和设置相机参数、对焦、拍摄。开启“实时显示功能”可将相机画面直接传到电脑上;反之,手动用相机拍摄画面也可以实时显示在电脑上~~22′15″ 结论:1. 取景范围相同,拍摄位置不同,广角夸大前景压缩后景,增大空间比例关系;长焦压缩前景夸大后景,减小空间比例关系2. 拍摄地点相同(视角相同),焦距不同,同一被拍摄体在画面中成像大小不同,但调整为等大后能看到空间透视关系不变,与镜头无关。3. 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24′37″黄金人像头的两个重要指标:大光圈(小景深,背景非常虚)和105mm焦距37′20″HDR是使用不同曝光度连拍5张后合成,得到亮度范围极大的图像31′37秒全幅相机的底片尺寸是36*24mm;APS-C画幅的底片尺寸是22.5*15mm或23.6*15.8mm,这两个尺寸基本都叫ApS-C画幅;在数码相机中,这个底片尺寸就是感光元件(CMOS或CCD)的尺寸。等效焦距:非全幅相机因为成像区域小,相当于焦距变长了,需要乘上相应的系数。佳能APS-C尺寸是22.2*14.8mm,系数1.6(36/22.2=1.6)镜头18-55mm相当于30-90mm,相当于长焦了,对拍人物没影响,对拍体育和野生动物有好处,拍风光和室内不利,丧失了短焦端广角端镜头了41′48″透视和镜头的焦距没有直接关系,和人的腿有直接关系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变焦头是一组移动的定焦镜头,使用时应先根据拍摄意图选好焦距,再前后走动取景。除非特殊情况下,不要通过变换焦距取景46′19″爆炸变焦:TV,快门1/15,ISO3200,先调到广角,按快门同时快速调到长焦端

来自光圈(0)

2′18″f1.0,f1.4,f2.0,f2.8,f4,f5.6,f8.0,f11,f16,f22,f32,f44,f645.6以下称为大光圈,11以后称为小光圈。相邻两档的光圈通光量差一倍 4′10″光圈最主要作用控制景深,大光圈小景深,小光圈大景深6′5″焦距对景深的影响作用是光圈的两倍,是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光圈,还有就是拍摄距离6′50″ 模糊圈?7′05″自动模式的”人像“本质上就是大光圈,”风景“本质上就是小光圈10′21″在”极大景深“和”极小景深“之间可以有一系列过度11′20″无景深要求是一般用光圈中间值f8F11都可以,利用镜头最好的部分获得高质量成像13′44″光圈梯度:从F4.0到F5.6中间可能还经过4.5,5.1光圈调节:一般每拨轮一次递进1/3档,也可以是半档或整档,”步长“在总菜单中设置(好相机可以设置)17′30″ 总结1. 光圈是控制通光量的重要手段2. 光圈是摄影造型的重要手段(大光圈小景深,小光圈大景深)  

来自快门(0)

00′40″   幕帘快门也叫焦平面快门,有闪光同步速度的限制(what’s it),而镜间快门没有~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1/4000,1/80001′32″   快门是指快门开启的时间,用于调整光线扫过CCD的时间,时间越短通光量越少,亮度越低3′25″   带S或″表示秒,不带S表示分之一,如2-8s表示2-8秒,250则为1/250。快门可以是很大的一个数4′20″  快门值每档通光量相差一倍,1/4的亮度是1/8的2倍。快门和光圈相邻两档相差的一倍通光量是相同的,都是一倍光比5′30″  快门提前量:快门真正打开曝光有一系列前置动作,即所谓的快门迟滞,拍摄快速物体如舞蹈演员正脸就要提前点,比如对着后脑勺就按快门、、6′30″快门的作用:1)控制通光量 2)造型重要手段 7′30″  拍一个人挥动胳膊,1/125拍的清楚,1/15拍得已经看不清手臂9′30″  拍泉水,1/640 水是凝固透明状态,1s水被拉伸成云雾状态10′15″  快门越快,也能把运动中的物体“定”住,拍清晰;反之快门速度越慢,越容易把运动物体拉虚,即高速快门凝结运动体,慢速快门拉伸运动体拍溅起的水花(几万或几十万分之一)、滑学(1/250或1/500、运动都用高速快门11′40″拍瀑布用慢速快门,根据水流速度大概3~5s,如果水流湍急用1/2或1s12′05″溪流用更慢的速度,拍大海的浪花用高速快门凝结12′40″  拍车拉过的灯光线快门或曝光时间设置成车从这头行驶到那头所需时间14′20″  利用慢速快门将移动物体拍没:用很长的快门比如10s和一个小光圈,一个人从中间走过去也就1,2秒,在底片上根本就不反光,拍完后街上就没人15′40″  烟花用慢门,时间是从爆炸到熄灭的全过程18′00″  相机在M模式调快门到最慢30″再拨就会看到Bulb如果快门1小时,那么拍完数据灯长闪读数据也要1小时,此时不要关机或没电,否则片子拍不上20′50″  长时间曝光时光圈决定了线条的宽度,跟总曝光时间关系不是非常大。拍夜空星轨需要4、5小时曝光21′30″  闪电也用B门拍(黑暗,长按快门曝光,闪电的瞬间光亮被记录下来)22′19″  长时间曝光取景器遮蔽23′00  安全快门数值与防抖镜头:镜头晃动产生的圆斑直径由焦距和曝光时间决定,直径大于某个值照片就会虚。焦距*曝光时间?25′00  安全快门的数值不得低于所使用镜头焦距(或等效焦距)的倒数。如50mm标头快门不能低于1/60,28mm广角不能低于1/30,100mm长焦不能低于1/125开启相机或镜头防抖可以把快门速度降低2~3档,例如50mm镜头快门1/60可降低到1/30,1/15和1/828′20″ 总结30′  光绘

来自如何选择自己的第一台单反(0)

想拍出好看的人像或者小清新静物1. 先考虑买一个50/1.8镜头(5000-) ,或者50/1.4(5000+)2. 购买对应价格的机身3. 套机或另配一个大光圈变焦(如腾龙B005) 总结:人像:大光圈定焦风景:广角视频:大光圈变焦注意事项:2. 副厂头性价比高  

来自配件购买攻略(0)

镜头容易受潮发霉,一旦镜片上出现霉斑成像会有很大影响,特别住海边湖边的人;下雨天尽量别出去拍,沾上水了要尽快弄干;背包最好有防雨罩,或防水材料制成UV镜不要买双层的,超广角慎装,会出现暗角 

来自曝光的核心——三个参数:快门、光圈、感光度(0)

快门:镜头外的世界和机身内部感光元件之间的门景深预览按钮:单反在在自动对焦时都将光圈放到最大,所以取景器中看到的景深不一定是实际值。所以在对焦、构图完成后,可以按住景深预览按钮不放。此时光圈会收缩到你的光圈设定值,你可以通过取景器看到最后照片得到的景深。光圈:std18-55cm镜头是浮动光圈,能使用的最大光圈随焦段不同而不同。在18mm广角端最大光圈3.5,在55cm长焦端最大光圈5.6,所有比最大光圈值小的光圈值都可以使用。f8是拍风景常用光圈,此时景深大、成像好~ 光圈对画质的影响: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时的画质是最差的,中间某个光圈值是最好的,每个镜头不一样,通常认为f8左右就可以了。如max为f1.8的光圈背景虚化很好,但画质很不好(很肉),收一点儿光圈到f2.8,画质会明显提高很多!收到f4画质更好手动曝光模式(M):Av和Tv最终曝光程度是由相机决定的,如果想曝光独特(过暗或过亮),M是最好选择~M虽然不会帮你设置任何数据,但还是在测量现场的光线强度,并在屏幕上指示你调的参数是过爆还是正常还是欠曝。 继续调整参数直到指示点稳定在中间。 

来自曝光组合(0)

假定感光度值不变(通常一次设好ISO后不变,除非换个环境),用光圈*快门表示被摄体的亮度曝光组合:(你用多少曝的这张图?) 

来自现在就搞定拍好照片的最有用设置吧(0)

1. 设置好”我的菜单“至少把”白平衡偏移/包围“和”照片风格“放进来2. 设置白平衡偏移/包围白平衡偏移:就是调整色调,对JPEG出图有效,对Raw无效。白平衡偏移包围:当你不清楚白平衡偏移设置成什么值最合适,就使用白平衡偏移包围,可以上下或左右包围,拍一张会出3张片子,左右是蓝到红3张,上下是绿到洋红3张,你可以选择最合适的一张,很少用到~ 3. 设置照片风格其实就是调整JPEG图片4个指标:锐度、反差、饱和度和色调 锐度:清晰度,细腻程度反差:对比度,明暗差饱和度:色彩鲜艳程度色调:负方向调节显示红色,正方向调节显示黄色,主要对肤色进行微调预设的”风光“、”人像“等等可以进行更改3个自定义选项可以从网上下载(自带软件,连数据线) 人像(0,-4,-3,0),低对比淡雅色彩风光(6,0,2,0),高锐度艳丽色彩 单色(7,0,N,N) 4. 其他设置(1) 液晶屏亮度。最好用中间的,注意这个不要轻易更改,你若是太亮了,就会误以为拍的照片过曝,而去重新曝光,那样就欠曝了(2)建议:(???)高光色调优先:禁用图像确认:4s周边光亮校正:关闭自动亮度优化:打开自动旋转:禁用文件编号:连续编号ISO感光度扩展:启用长时间曝光降噪:自动高ISO感光度降噪:标准画质:jpeg最精细 

来自人像拍摄经验(0)

1. 镜头拍人像需要一只大光圈定焦镜头,比如50f1.8,35f2,40f2.818-55是变焦旅游头(驴头???)不适合人像入门学习。2. 时间下午4点多到太阳下山,此时光线的角度和强度会使皮肤质感很舒服,同时背景(焦外)也比其他时间更好3. 逆光拍照要点常见问题:i)容易跑焦太多光线进入镜头里干扰对焦,解决办法就是自己稍微移动性位置把太阳藏到人后头去(一般被头挡住),画面就没那么亮了。然后对头部对焦,锁定焦点平移自己或相机重新构图ii)光的快速变化导致曝光效果变换无常逆光拍摄角度不同光线会有很大变化,甚至太阳从画面消失,需要对曝光参数做大幅调整Av和M的利弊Av模式优点:相机自动测光计算曝光值,不会过爆或欠曝缺点:曝光值由相机调整,多张类似角度照片,如果测光点不同(手、脸、背景、阳光)则曝光程度不同解决:使用评价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对整个画面而非一个点测光,则类似构图下的各张照片曝光数据会比较接近M模式:优点:自己调参数,照片基本一个亮度缺点:大幅度改变构图,特别是拍摄方向与阳光所成角度改变很大的时候,可能曝光不准解决:注意根据相机上的测光指示来改变某个参数(通常改快门)M模式的场景:1)现场光比太强(密林或芦苇丛,随着位置改变或风吹,光线变化很快,幅度也很大,不得不用M模式把参数定下来(主要是为了连拍?)2)非逆光,现场光线很弱,如太阳马上下山,此时交友相机曝光可能无法很好表现仅有的光线,此时用M精确调整三个参数6. 色调白平衡偏移+照片风格经验:温情或安静的画面:淡黄、暗黄宁静、森女、水边:淡蓝、深蓝室内和静物一起拍:蓝+绿明朗或愉快的画面:洋红+红 7. 饱和度清新风格、森女风格:不要调过高,低调点儿适合夏天阳光下:提高饱和度,同时尝试降低锐度和反差 8. 背景虚化背景太重要,即使虚了也牢牢控制着续掉部分的色彩,焦外光斑分布和密集程度注意:1)光斑:要想背景虚的漂亮,得找一个背景有光的地方,不是直射光而是反射光,比如阳光照到一大片灌木叶子上再反射回来的光,叶子表面是蜡质的有接近椭圆,每篇朝向不规则,阳光照到上边就会反射出星星点点的光,是均衡的、到处都有的;同时反射光最好是分散的,一个点一个点的,这样背景光斑分布才均匀~ 2)颜色:要协调3)如果背景很美,适当保留背景细节更有感觉,虚化程度和光圈大小、焦距长短和对焦距离三者密切相关 4)最大光圈收几档(如1.8收到2.8或4)画质好很多,特别是人物脸庞细节9. 动作和表情10. 角度 1)脸型 2)画面中其他因素,如人物和阳光的角度,视角变化 11. 沟通把你的画面设想跟他说,让他心里有数 12. 连拍拍人像特别是抓拍人像,请用连拍模式,即使速度很慢,也比单拍强百倍 感觉拍的不好记调整下饱和度、曝光补偿, 

来自宽容度(0)

光比:景物最亮与最暗处光线相差倍数宽容度:自然界景物的光比可达上万,人眼通过调节能看到但相机则不能(因为胶片或CCD感光宽容度很窄)。相机所能记录的最大光比就叫宽容度。3′20″ 利用宽容度精简后背景,实现自然界棚拍的效果?主体(明亮)与周边(黑暗)光比巨大,对主体测光,周边因为超出相机所能记录范围变得黑暗,或远处(出了景深)放一块黑布做背景5′10″ 高光警告与低光警告预览照片时画面有闪动区域,2种颜色表示,通常面积比较大的部分表示曝光过度,另一颜色表示曝光不足,即超出了相机宽容度限制而没有记录下任何层次,没有拍出任何东西,PS也无能为力6′25″ 相机光比范围黑白相机宽容度8个梯度,数码相机5个,即最亮与最暗处相差5档光圈、5档快门或5档ISO,一档相差2倍光线,则5档相差2^5=32倍光线。因此光比在5档之内,最亮与最暗处光线相差32倍,在照片上都能得到良好记录10′ 总结1. 自然界景物光比巨大,相机所能容纳有限,不可能被全纪录必须有所取舍2. 充分利用宽容度是摄影重要手段3. 如果必须将被摄体全部细节容纳到相机宽容度之内,则需进行人工布光或补光10′45″ 如何把主体从烦杂景物中摘出来?1. 焦距:控制透视关系2. 光圈:控制景深虚实3. 快门:决定凝固还是拉伸4. 宽容度:决定放在亮部还是暗部还是正常还原11′30″ 基础名称总结2. 焦距越短,透视越强;焦距越长,透视越弱(透视:近大远小)。透视和视点(腿)有关,跟焦距无关4. 低感光度用于获得细腻影响,使用能胜任的最低感光度高感光度拍运动和低感光度拍流水,是根据互易率原理以获得高快门和慢快门

来自拍摄训练(0)

1. 拍摄焦点不在画面正中的图片i)相机设置成单点对焦(相机右上角有个田字格的对焦按钮,按下后再按set按钮即可单点/多点切换;切换到单点后用↑↓← →按钮切换单个对焦点)ii)对焦方式设置成单次对焦通过此方式由人选择焦点,而不是相机自动选择(相机一般都如此设置)iii)半按快门锁定焦点重新构图,基础动作,几乎每张片子都会用到2′30″ 拍摄跳跃图片i)对焦:人站原地对焦,测光测好(注意对脸测光)ii)锁住焦点后移动画面给上方腾出足够空间iii)离人近点儿,低位拍摄,最好躺着不要蹲着iv)稍快速的数123,数到2模特起跳,同时按快门,数到3模特跳最高,快门工作,这就是快门迟滞,按快门提前量v)不要使用连拍 5′13″ 拍摄大景深和小景深图片摄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调了光圈快门就要想到感光度,和景深有关就想到焦距光圈和距离大景深:风景照、纪念照i)短焦头+小光圈小景深:长焦头+大光圈,不用人像头使用4,5.6光圈一样可以拍出很虚的背景i)镜头拉长 ii)模特离后背景足够远 6′40″  焦距应用短焦头拍摄人与建筑合影i)被摄者离后面建筑足够远ii)被拍摄者离相机相对的近iii)用广角头拍摄 7′23″ 用高速快门拍运动体很高的快门拍路上的车,可以拍出来车停马路中间的效果7′49″  不同快门速度拍运动体,图片虚中带实很快速拍:运动体全实很慢速拍:运动体全虚很快与很慢中间一系列过度:虚中带实,这种效果最好,比起全实和全虚 8′13″  追随摄影(运动体主体清晰,后背景拉伸模糊)边按快门边移动相机跟随被摄体走i)对焦:直接对被摄体不好对,那就对准必经之路上的一点(如跑道中间某个点)然后锁定焦点ii)相机跟踪被摄体,始终让运动体处于取景框中同一位置,如果处于不同位置拍出来是糊的iii)一边跟着走一边按快门,然后不要停继续跟着走,直到咔嚓一声拍完追随摄影技巧:背景拉糊程度是由相机移动速度决定的,主体清晰还是拉虚还是虚中带实则是由相机快门速度决定的    

来自曝光盘使用(0)

2′18″ 曝光模式(P,TV,AV,M)花卉、运动、人像,包括创意模式等,所有参数设置好不可调全自动模式(P、A+、情景、创意?)P:程序优先模式 光圈和快门的测光和曝光组合先交由相机自动完成,若不满意可认为调节A+绿框:全自动模式P和A+区别:自动或情景模式下参数完全不可调节,而在P模式下可调整,随手拨动光圈拨盘可以改变相机参数,并根据互易率计算出相应快门数 半自动模式(TV、AV)TV:快门优先曝光模式人工设定快门值,相机自动根据测光值和互易率计算出光圈数,以保证曝光正确应用场合:体育、流水,首要考虑因素是凝固还是拉伸,则使用TV4分10″  AV: 光圈优先模式人工设定光圈,相机根据测光值和互易率自动计算出快门数,以保证曝光正确场合:适用于对景深有要求的拍摄内容注意:TV下光圈不可调,AV时快门不可调 5′00″AV、TV、P、所有情景模式,相机会保证曝光处在合适值,片子既不会太亮也不会太暗纯手动模式(M)光圈、快门完全由人手工设定,相机不保证曝光的正常,可能拍出全白或全黑照片6′10″P模式:傻瓜模式,适合需要快速拍摄的如会议照片、跟拍,拍下来就行,好坏没关系6′30″  TV模式 6′46″  AV模式7′00   M模式应用前提:熟练掌握测光、互易率及曝光补偿等相应知识场景:可胜任一切拍摄内容,适用于需要非常精确曝光的拍摄内容,专业摄影 13′22″  情景模式1. 肖像:本质是大光圈优先模式2. 运动:光速快门优先3. 夜景人像:慢门闪光同步4. 风景:小光圈大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