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 加入小组

263个成员 1419个话题 创建时间:2012-05-27

微信大战路剖析(一):微信的历史剖析 [转载]

发表于 2012-10-09 7709 次查看

原文地址:http://forpledge.blog.163.com/blog/static/21127714820129963211948/

 

这篇blog严格来说早在3周前就完成了。但是那时觉得整篇文章的思路还不是很清晰,所以放在草稿箱里,直到今天才拿出来修改。
 
我在上一篇的blog里提到了微信和QQ的关系——即微信对移动QQ是非颠覆性的,他们之间互补为主,企鹅通过QQ+微信的组合拳霸占移动端的IM市场。
 
微信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史
 
我 们知道QQ实质上已经成了一个巨无霸无法被替代的桌面端IM,已经成为了一个熟人社交工具。这期间出现过一个颇具颠覆性的,基于手机通讯录为基础的桌面 IM,并且曾被誉为能够颠覆QQ的产品,然而虽然因为它出身权贵,所以很快占领了不少的市场份额,但是也因为它出身权贵,缺少互联网公司对互联网发展的敏 锐性和冒险精神,所以今天我们几乎已经看不到这个可以说是世界上首个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社交IM产品——没错,它就是飞信。
 
随 着Iphone 3GS的发布,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QQ受限于它的桌面业务(交互方式,社交圈子),虽然能够因为它在桌面的垄断性,同样能够成为移动端安 装量最高的IM设备,而这样根本满足不了移动端的用户需求,随时给新的对手颠覆自己互联网霸主地位的可能。Kik和Talkbox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基于 手机通讯录的社交的可能性。这个时候,国内最有机会挑战QQ霸主地位的公司(就像新浪微博那样)却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沉默和无能,这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重要 转折点,对这家公司我表示深深的遗憾。没错,这家公司拥有中国仅有的曾对QQ的用户社交体系造成冲击的熟人社交网络。
 
所以微信的诞生历史背景是——受到kik的刺激,腾讯需要一个能够肩负起和移动QQ配合,统治整个移动互联网IM的,移动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社交工具。所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抄袭kik。
 
那么微信和当时国内一大群仿kik的米聊之流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通过微信的历史重要版本更新内容来看看微信雄霸天下这个过程中打出的三张最重要的战术牌。
 
2010.10.19    Kik推出,15天席卷100万用户

2011.01.21    微信1.0推出,相比kik,可以发送照片。

2011.06.08    微信2.1推出,可以和QQ互通,让微信可以查找QQ好友。这是第一张战术牌,微信的用户数从此坐上了星际快车。
被米聊打的始终抬不起头后开始反思自己的战略,终于发现移动IM的本质还是社交为王,熟人社交体系相较于米聊移植于人人等体系,QQ有天生的优势,微信本身的产品使用感觉就不错,极简至上,再添上和QQ互通这一剂春药,微信的用户数马上就勃起了。
 
2011.08.03    微信2.5推出,查找附近的人。这是第二张战术牌,提升用户活跃度,霸占用户手机端的使用时间,打压其它的移动IM设备。
在产品界有句笑话:不能月抛的LBS(Location Based Social) 都是在耍流氓。而陌陌的出现给了微信一丝灵感。而这时的米聊已经完全沉醉在自我成功的满足感里,无法理解用户需求的本质,从此失去了挑战企鹅的资格。其实 如果是一个重度互联网上瘾患者做微信的产品经理,应该会在微信的第二个版本就加上这个功能,因为他肯定经历过通过QQ陌生交友时的那个紧张刺激兴奋的年 代。
当然,这一场胜利后让微信团队又如法炮制了摇摇乐,这是后话。
 
2012.05.24   微信4.0发布,用户拥有相册,好友可以评论。这是微信的第三张战术牌,从此微信进入大战路时期,为整个腾讯的战略体系服务,它将不再具备最令人兴奋的创新点,它将为整个企鹅战略服务;但是好的一面,它将获得整个鸟人集团的资源倾斜。
其实在2011年年末笔者就在跟别人讨论,微信这么好的月抛功能光有一个头像是不够,接下来的版本应该是打通QQ相册才对。可是为用户添加相册这个功能几乎是在一年后,作为整合进类instagram的图片社交功能而出现让笔者啼笑皆非。我相信微信最早的想法是通过引进instagram功能而达到对微博造成一定冲击的目的,但是这种违背用户需求的一厢情愿注定是要失败的。
发表回复
功能维护升级中,维护完成完后将再次开放,非常抱歉给您学习造成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