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 加入小组

117个成员 1391个话题 创建时间:2013-03-10

什么是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

发表于 2013-08-09 13219 次查看

工笔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帛画,其最早被称为“细画”。张彦远曾于《历代名画记》中记述“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

唐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宋人摹本
唐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宋人摹本


所谓的“细画”, 实际上就是自魏晋以来就已成熟以线为主的色彩绘画,它尚工重形、尽其精微,在经历了唐宋院画的辉煌与繁荣之后,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而整体衰微。
“工笔画”作为一个规范的绘画品类概念,是在清乾隆时期才被正式提出的。
清代邵梅臣在《画耕偶录》中记载:“渲染始自王维,右承以前皆钩研法也。工笔用钩研颇难藏拙,老眼更非所宜……闰甫与余同岁,交亦最久。乙未八月六十生日,必欲以余工笔画为寿,不忍拂其意,勉强作此,历二十一日始成。”
清代蒋宝龄在《墨林今话》中论朱听泉:“凡工笔写意人物,花卉,巨幛小幅,靡不臻妙。”又论及张大林:“凡工笔、散笔,靡所不能。无分既胜,而用心亦良苦矣。”
这时被多次运用的“工笔”概念是相对于“意笔”而言的,“工笔”以线为骨,随类赋彩,工致且精妙。
晋唐时期的人物画和青绿山水画,两宋时期的白描、花鸟画和青绿山水画,元明清时期的勾染体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等,都能在“工笔画”的概念下获得归宿。

五代后蜀 黄居寀《杏花鹦鹉图》 波士顿美术馆
五代后蜀 黄居寀《杏花鹦鹉图》 波士顿美术馆


工笔又分为工笔淡彩和工笔重彩,工笔重彩设色使用的是覆盖力较强的矿物色,而淡彩的设色则以使用透明植物染料为主。
“重彩”一词源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在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一章中,写有“武陵水井之丹,磨嵯之沙……吴中之鳔胶,东阿之牛胶,漆姑汁炼煎并为重采郁而用之”。这里张彦远所记载的颜料通过研磨、熔炼、淘汰分出深浅、轻重;胶用漆姑汁煎炼,都作为重采(“采”通“彩”),通过郁色后使用。
清代张式在其《画谭》中提到“石青、石绿、朱砂,谓之重色”。古人因矿物色色彩艳丽且具有覆盖性,而称之为“重彩”或“重色”。

蒋彩萍《对语》 荷蕊以白云母粉、黄云母粉调丙烯堆塑剂画成
蒋彩萍《对语》 荷蕊以白云母粉、黄云母粉调丙烯堆塑剂画成


谈到岩彩,得先分析现代日本画颜料,它主要包括四类:
一是天然彩色矿石制成的颜料粉末,日本语称为“天然岩绘具”,简称“岩绘具”。
(“岩彩”一词显然来自日本语的“岩绘具”,岩即岩石、矿石,绘具就是绘画颜料,准确的译法为矿物颜料或矿石颜料)

岩绘具
岩绘具


二是天然的各色泥土或再加烧制的“煅土”类颜料粉末,日本语叫“泥绘具”(或“土绘具”)。

泥绘具
泥绘具


三是用硅酸盐类材料通过人工烧结研磨,也形成晶体颗粒状的颜料粉末,是一种非天然的人造矿石颜料,日本语称为“新岩绘具”,简称为“新岩”。
(我国的高温结晶颜料与新岩颜料性质相同,是一种利用珐琅、陶瓷、玻璃等的彩色釉料与天然晶体矿石颜料形态相似,经甄选研磨加工制成的新型绘画颜料。可用于中国画、工笔重彩画、壁画、装饰画等)。
四是用风化的贝壳或贝类化石,即“蛤粉”(日本语称“胡粉”),或者白土,通过用有机染料染色而成的颜料粉末,日本语称为“水干绘具”,作为一种比天然矿物颜料便宜的染料颜料,其用途多样,既可混入水色以保证画作的发色和保久,也可被作为底色使用。

 


后两类并不属于真正的矿物颜料。
岩彩画的兴起始于借鉴日本画风与材料的说法,最早见于熊文韵个展(1996中国美术馆)上胡明哲的文章《以岩彩为契机》。
80年代留学日本,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并于 2005年归国的刘新华教授在其《勿忘民族性》一文中谈到岩彩是源于日本画对于石色的称谓。日本称石色为“岩绘具”,“岩彩”与“石色”“重彩”均为同样概念,都是岩石色彩之意,不可厚此薄彼。但是,在思想深层它反映了中国画家的立场和思想倾向,即是以中国画还是以日本画为母体的意图。
重彩和岩彩都以胶作为黏着溶剂,它们和化学合成颜料不同,没法被稀释变淡,只能通过调胶的浓度和涂抹方式来改变视觉效果。
参考资料:
[1]王永刚.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辨析.美术教育研究.2011
[2]潘世勋.“岩彩”作为画种的提法不妥.回顾与研究.2002
[3]蒋彩萍.中国画材料应用技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7

发表回复
功能维护升级中,维护完成完后将再次开放,非常抱歉给您学习造成的不便。